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经济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经济频道>商势力 > 内容详情

发力合成生物 “玻尿酸第一股”找寻增长“新引擎”

2023-04-11 21:08:3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日,科创板上市公司华熙生物(688363.SH)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成绩亮眼,不仅连续五年实现净利润双位数增长,营业收入也首次突破60亿元,引起业内高度关注。在华熙生物2022年度报告媒体沟通会现场,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作为生物科技全产业链平台型企业的华熙生物,今年除保持其原料业务稳定增长、进一步强化其功能性护肤品的“大单品”策略之外,更将目光聚焦在产业链“一体化”能力布局上,竞逐万亿合成生物市场。



华熙生物2022年度报告媒体沟通会现场

国际原料业务增速明显

  “华熙生物整体收入规模实现稳健增长,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公司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4月3日,华熙生物举行2022年度报告媒体沟通会,会上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如是说。

  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63.59亿元,同比增长28.5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71亿元,同比增幅24.1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52亿元,同比增幅28.46%。记者注意到,自2017年以来,华熙生物的净利润从2.22亿元一路增长至9.71亿元,连续5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势头。

  从业务结构来看,作为一家生物科技全产业链平台型公司,华熙生物主营业务目前涵盖生物活性物原料、医疗终端、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四大业务板块。具体来看,华熙生物医疗终端业务去年实现收入6.86亿元,其中骨科、眼科产品市场占有率均有所提升。功能性食品业务实现收入0.75亿元,也实现了较快增长。

  而原料业务去年实现收入9.80亿元,同比增长8.31%,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15.41%,整体增长稳定。其中,技术壁垒较高的医药级透明质酸持续保持较高增速,销售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33.73%,占比继续提升。出口原料销售收入4.26亿元,占公司原料业务收入的43.45%,在欧洲、亚洲、美洲等国际市场增长势头明显。除透明质酸之外,华熙生物也在通过底层研发不断推出新的生物活性物产品。报告期内,非透明质酸原料销售种类大幅增加,其中依克多因销售收入实现翻倍增长。

  华熙生物表示,未来将通过合成生物技术优化已有产品并不断研发新的有潜力的生物活性物,丰富产品矩阵,为原料板块提供新增长动力。

  “大单品”策略成效显著

  从“幕后”的玻尿酸原料商到“台前”的护肤品产品商,华熙生物近年来已完成向C端消费品主业转型。从数据看来,护肤品业务已经成为其增速最快、占比最高的业务板块。

  年报显示,2022年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实现收入46.07亿元,同比增长38.80%,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72.45%。润百颜、夸迪、米蓓尔、BM肌活四大品牌收入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夸迪成为继润百颜之后第二个年收入超过10亿元的品牌;BM肌活实现收入8.98亿元,有望成为第三个收入迈入10亿元门槛的品牌。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于健康护肤、皮肤保养的需求不断增加,功效型护肤品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但受宏观经济和环境影响,据今年1月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化妆品2022年零售总额为3936亿元,比2021年下降4.5%,其中去年12月份零售数据为290亿元,同比下滑19.3%。

  在这种环境下,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去年逆势增长,旗下四大品牌齐发力,得益于2022年华熙生物在功能性护肤品上持续推行大单品策略,各大品牌在报告期内均实现多个产品破亿元及大单品占比提升,为品牌跨周期稳定发展提供产品和用户基础,增强了用户黏性,同时也为新产品开发输出了优秀模型。

  “品牌锐角的定义就是消费者看到润百颜就想起增强皮肤韧性,大单品的最终目的是占整个营收的60%以上。”在业绩说明会上,赵燕表示,用大单品和消费者心智建立连接,打造有温度、国民信任的民族品牌,然后走向世界。此外,将通过优化渠道结构、制定差异化策略以及打造线下旗舰店,旨在全方位打造功能性护肤品品牌效应。

  合成生物赛道迸发活力

  在研发方面,华熙生物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不断巩固和提升科技壁垒。2022年度公司研发投入3.88亿元,同比增长36.52%。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已达到827人,同比增加256人;在研项目337项,同比增加98项;已申请专利719项,同比增加194项,已获授权专利337项(发明专利209项),同比增加171项(发明专利120项)。

  在这其中,“合成生物”占相当重的比例。记者了解到,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的合成生物,是一种底层技术,可以应用在医疗医药、农业食品、环保、能源和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去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生物经济发展阶段目标:到2025年,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跨越,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政策环境开创新局面。其中,“合成生物”被多次提及。

  华熙生物从多年前便开始布局这个赛道,希望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在玻尿酸之外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2022年,更将“合成生物”上升至公司战略层面。在产出方面,年报披露,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华熙生物已经开展多种生物活性物的研究项目,在透明质酸酶,硫酸软骨素、肝素、胶原蛋白、麦角硫因、人乳寡糖等产品上取得一定进展,实现了红景天苷、白藜芦醇、β-胡萝卜素和虾青素的生物合成。

  “对于合成生物,公司将进行长期的投入。资金方面,主要包括2019年上市时募集的资金,大概投了10亿元,上市三年多以来,主要靠企业自有资金进行投入。”据赵燕分析,虽然面临不菲的资金投入,但在合成生物变现上,在研发的基础设施上源源不断创新出来这些物质,其实就是逐渐变现。“直接变现就看华熙生物的增长,能够长期健康增长就是变现的渠道。”

  塑造生物科技“全产业链+”企业

  “相较此前‘生物科技公司’的定位,如今华熙生物是一家用合成生物科技创新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它是生物材料全产业链平台公司。”在沟通会现场,对于公司的定位,赵燕特别强调道,“我们不光是生产出生物材料,还要将生物材料打造成在药品、医疗器械、护肤品、食品上都能应用的全产业链品牌公司。”

  据赵燕介绍,华熙生物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唯一”集合成生物“研发创新能力、中试和产业化能力、市场转化能力”三力合一的合成生物全产业链企业。报告期内,华熙生物成立了创新基地、组建研发团队,搭建了高通量自动化筛选平台、酶改造与进化平台、AI数据化平台、发酵优化平台及微生物育种平台,产学研联合体研发到全球最大的中试转化平台投入使用,已经完成了合成生物学所需要的平台-人才-技术-转化的所有环节。

  在去年,济南1.2万平方米研发中心新场地已投入使用,“合成生物技术国际创新产业基地”也已落户北京大兴并投入使用。同时,继“山东省生物活性物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之后,去年华熙生物筹建的“天津市生物合成与过程工程重点实验室”获得天津市科技局批准,成为公司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又一重要科研阵地。此外,在产学研合作上,已与中国海洋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20余家合成生物学技术领域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深入战略合作,开展多种生物活性物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生物制造。

  展望2023,赵燕表示,随着《“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逐步落地,我国生物经济产业迎来加速发展周期。依托自身科技创新基础及产业链优势,2023年,华熙生物以合成生物科技为驱动,有望打造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生命健康消费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白鑫燚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李沛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