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薇诺娜,消费者往往会联想到“敏感肌”“药妆”“医用”这些关键词。近期,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收到消费者投诉,称使用薇诺娜产品后导致过敏。而皮肤科相关专家则对此表示,“药妆”并不意味着能治病,只起辅助效果。与此同时,也有消费者反馈,薇诺娜产品价格不断升高,性价比越来越低。作为“药妆第一股”贝泰妮旗下的王牌产品,专注敏感肌生意的薇诺娜营收占其总营收九成以上。从长远看,贝泰妮要实现长期规模化发展,仍面临过度依赖大单品、销售渠道单一、产品性价比不高等多个问题。
济南一家薇诺娜线下门店
针对敏感肌产品也“翻车”
“谁能想到一支防晒霜会让人过敏?”近期,位于北京市的消费者王女士(化名)告诉记者,曾经在促销期间,自己于某电商直播间购买了薇诺娜品牌旗下的清透防晒乳,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泛红、起痘的过敏现象。“但这个品牌主推的就是修护、舒敏,而且宣传广告也是这样说的,当时网上好多广告。”
王女士表示,在发生过敏反应后,自己立刻停用该产品并联系了售后人员,工作人员表示需建立耐受后再使用。今年6月27日,王女士又将防晒乳涂于胳膊部位,一分钟后便再次起了红疹,并开始发痒。
对此,王女士表示十分困惑,号称“敏感肌、痘痘肌专属”的防晒霜,为何会令自己产生过敏反应?“当时主播说这款防晒成分安全,清透不闷痘,而且使用了高科技防晒技术,反正说得很厉害的样子。”王女士说,因为商品已拆开且距离购买时间较久,无法再申请售后,她已自行处理掉产品,且日后不会再购买该品牌产品。
记者了解到,薇诺娜宣称是国内专注敏感肌护理的功效性品牌,主打敏感肌、修复舒缓化妆品这一细分领域。但目前无论在互联网平台还是在品牌官方旗舰店下,不仅是防晒,其他产品也有诸多消费者投诉产品过敏。
陕西消费者周女士(化名)的过敏情况更为严重。周女士于8月1日在京东自营店购买薇诺娜洁水乳套装,3日收到货,使用第一次时脸部微疼。“我询问客服后得到的回答是产品含有马齿苋,等再次使用如果还是有问题可以申请退货。第二天,我的右侧脸部肿胀,当天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是比较严重的面部过敏性皮炎,可能会烂脸。”
在黑猫投诉平台,截至2022年11月8日,薇诺娜的累计投诉量高达707起,其中不少消费者投诉理由为使用产品后有过敏反应。
“药妆”并不能看到“药效”
为了在敏感肌护肤品这一领域继续扩张,薇诺娜将销售渠道下沉到医院、药店、美容院等,客户群体明确,但也难免引发“误会”。“它只能起辅助治疗的作用,本身不具有治疗功能。且每个人的过敏反应是不一样的,也没有成分完全安全一说,这样的宣传会使消费者产生误导。”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孟丽亚告诉记者,“药妆”并不意味着不致敏。
对此,济南的权女士也提出质疑:“过敏期间在医院开出的薇诺娜面膜、特护霜及乳液,费用高达九百多元。不仅未看到任何治疗效果,而仅作为护肤品,医院的售价还要高于从其他途径购买。”就在近期,在济南薇诺娜世茂广场店内,销售人员则直接告诉记者,薇诺娜具有治疗过敏的医用功能。
与此同时,在社交平台上,目前反馈最多的还是与薇诺娜定价高、涨价快有关的问题。作为国产美妆品牌,薇诺娜的价格直逼国际高端品牌,甚至在一些单品的价格上远超国际一线品牌。
有消费者表示,去年没有任何消费活动的情况下,薇诺娜防晒霜价格在99元/50g,而在今年3月份,价格则涨到了188元/50g。截至发稿,薇诺娜防晒霜售价为218元/50g。在天猫旗舰店,薇诺娜防晒霜又降至折后50g在百元左右。“这个价格区间,可选择的防晒霜品牌很多,比如同样针对敏感肌的国际品牌理肤泉、雅漾等,未必非薇诺娜不可。”济南市民孙女士说,在价格上不占优势,薇诺娜便无法吸引她购买。
作为贝泰妮核心产品的薇诺娜特护霜,今年双11预售期间在直播间,预售套装在去年4瓶的基础上,变成5瓶,客单价从416元升到560元,单瓶价格也涨了8元。让不少消费者质疑其“价格不统一、想涨就涨?”“若再毫无道理地涨下去,也很难留住‘铁粉’了。”孙女士说。
创始人靠制药起家
作为旗下核心产品,薇诺娜以一己之力将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上“药妆第一股”的宝座。
公开资料显示,贝泰妮集团董事长、薇诺娜创始人郭振宇在2003年初由加拿大回国出任滇虹药业董事长兼总裁。滇虹药业曾是云南省第二大规模的药企,“康王”“复方酮康唑软膏”是其标志性的产品,滇虹药业在2014年被拜耳集团收购。
薇诺娜则是在这段时间内滇虹药业孵化的多个子项目之一,2011年亏损的薇诺娜被滇虹药业剥离,商标、专利等所有权被转让予贝泰妮,却成为贝泰妮在功效型护肤领域的一张“王牌”。
随着薇诺娜逐渐被市场认可,贝泰妮营收大涨。2021年3月25日,贝泰妮成功登陆创业板。而A股上市不到3个月,贝泰妮又于6月中旬发布公告称,拟启动赴港二次上市。财报显示,2021年贝泰妮实现营收40.22亿元,同比增长52.57%;净利润8.63亿元,同比增长58.77%,毛利率达76.01%。在这其中,薇诺娜则持有绝对“贡献值”。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上半年,薇诺娜贡献收入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99.68%、99.85%、99.37%和99.06%。2022年上半年,薇诺娜的营收占比同样高达98.72%。
有专家分析,贝泰妮的大单品打法确实简单高效。凭借薇诺娜,贝泰妮增强了产品用户黏性、提高了产品回购率;但硬币的另一面,是过于依赖单一产品的危机。
相比之下,以华熙生物为例,则具有更完善的品牌矩阵。记者梳理年报发现,2021年华熙生物旗下润百颜、夸迪、米蓓尔和BM肌活营收分别为12.3亿元、9.8亿元、2.0亿元和4.3亿元,子品牌各有偏重,支撑起华熙生物的产品架构。在薇诺娜一枝独秀的情况下,贝泰妮也并非没有考虑过发展子品牌,但成效却不明显。其旗下WINONA Baby、痘痘康、Beauty Answers、资润等其他品牌,2021年营收占比加起来都不足1%,销量只是薇诺娜的零头。
重营销、轻研发能否走远?
与此同时,与业绩增长相对应的,还有薇诺娜高居不下的营销费用。数据显示,在2019年到2021年,其销售费率常年高于40%,分别为43.39%、41.99%和41.79%。销售费用分别为8.43亿元、11.07亿元和16.81亿元,均高于净利润水平。这也意味着,贝泰妮每1元的收入里,有至少0.4元砸向了营销。
对此有专家分析,靠着“烧钱式”的营销方式,贝泰妮即使拥有超高的毛利率,也无法掩盖其营收和净利增速不断放缓的现状。而对第三方平台的深度依赖,也成了贝泰妮的销售负累。
根据莫尼塔研究所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薇诺娜没有在李佳琦直播间销售,其天猫销售额约为1.27亿元/月。但在李佳琦还未停播的5月26日,即618预售当天,其直播间薇诺娜的销售额为1.66亿元,超过了薇诺娜1月-4月的每月平均销量。
今年双11期间,薇诺娜更是花重金在李佳琦直播间一举砸下8个坑位,仅次于国际一线品牌兰蔻和雅诗兰黛。
根据2021年薇诺娜母公司财报,618和双11两个大促节点的销售业绩占全年业绩的70%。因此有人评价,李佳琦赶在双11之前回归直播间,对于薇诺娜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钱砸向了营销,留给研发的空间自然不多。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贝泰妮研发费用分别为0.46亿、0.54亿、0.63亿、1.13亿元和0.82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3.71%、2.78%、2.41%、2.81%和4.00%。
记者注意到,薇诺娜系列产品主要成分为“马齿苋”“青刺果”,虽号称“植物活性成分”但并非名贵、稀罕的植物科目。核心技术专利也只有原材料的“提取物制备方法”,招股书中显示,贝泰妮专利原值为7.92万元,净值仅为3.41万元。
而对于“仅依靠薇诺娜,贝泰妮还能否讲好敏感肌的故事”等相关问题,记者多次联系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但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应。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白鑫燚 实习生 于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