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频道>商势力 > 内容详情

当价格低、速度快不再是优势 GAP等快时尚“巨头”何去何从?

2022-08-24 12:54:1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当下,快时尚品牌GAP在上海、北京、南京等地多个门店清仓、撤柜、闭店的消息引发媒体关注。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走访发现,济南市内的多家GAP门店也在大面积打折,但未有闭店迹象。与此同时,ZARA、UR等快时尚品牌线下实体店同样面临考验。当下快时尚品牌陆续关店、节节败退,在行业内引发热议。而当“价格低”与“速度快”不再是快时尚品牌的优势,创新不足更使得消费者不愿再为其买单,昔日快时尚“巨头们”又该何去何从?

济南一家GAP门店里,放置着一些促销广告牌

大量闭店,快时尚节节败退

“上大学的时候是潮流,但现在买最多的是童装。”近日,在GAP济南世茂广场门店,市民袁女士告诉记者,已经很久没买过它们家的成人服饰了,主要因为设计一成不变、难有新意。“只能穿舒适,穿不了款式。”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看到,该店放置着广告牌,上面标有“精选裤装7折”,店内顾客较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店内商品有一些促销活动。“正价的裤子可以享受7折,长袖T恤8折,还有一些清仓商品两件8折。”而在GAP百联奥特莱斯广场店及首创奥特莱斯店,情况也大致类似,且未发现有撤店的通知。

与此同时,现场不少消费者告诉记者,GAP门店虽然长期大面积打折,但诸多商品都是一两年前的款式,并不吸引人。“每家店看起来都差不多,合适就买,不合适算了,不会特地跑过来扫货。”市民陈女士说。

公开资料显示,GAP创建于1969年, 2010年进入中国市场。但有专家分析,早在2017年,GAP亚洲业务发展就已经出现明显瓶颈,甚至出现了负增长。2020年,GAP开始在全国各地不断闭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涉及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青岛、重庆、南宁、南京、佛山、杭州、南昌、昆明和中山等地。

据天眼查APP显示,盖璞(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共有190余家分支机构,其中60余家已注销,注销数量占总数近1/3。对此,GAP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GAP的店铺组合会根据形势做相应的调整,这是业界非常重要的常规做法,目前在山东暂未有关店计划。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月19日,在青岛即墨区的百联奥特莱斯,GAP位于青岛的第四家实体门店正式开业。盖璞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Chris Mohler指出,我们从两年多前开始在中国尝试合作联营的店铺模式,即通过与当地的投资者合作,各司其职一起开设GAP店铺。未来合作联营店铺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商冲击,溃败早已初现端倪

快时尚服装品牌的陆续关店,是近年来实体连锁店经营惨淡的一个时代缩影,GAP并不是个例。今年7月底,ZARA的姐妹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正式退出中国市场,线上线下渠道全面关闭。而早在疫情之前,New Look、Topshop、Forever 21等也相继关闭了各自的中国市场业务。

“曾经在十几年前,我们买ZARA的衣服,都要专程去北京、南京、上海等城市,一次性买够当季新款,是时尚潮流的象征。我至今还记得济南ZARA开业时,万达广场排长长的队。”在济南上学毕业后又留在济南工作的孙女士看着当下ZARA门店大面积打折说道。

而相比国际品牌的快速溃败,国产品牌也未能幸免。以创立于2006年的UR为例,创始人李明光模仿国际几大快时尚品牌,把UR打造成了一个供货反应快、性价比较高、紧追流行趋势的本土服饰品牌,在风格和模式上接近 ZARA,但定价又略低,这个年轻的中国品牌很快成为快时尚品牌界的黑马。

大众点评显示,目前该品牌在济南市内有五家门店,记者走访发现,该品牌门店内虽然客流量不低,但消费者表示,复购率并不高。“我以前喜欢买UR的衣服,但如今价格几乎翻了一番,设计、材质感觉却没有很大变化,所以现在更喜欢在网店里买。”市民周女士说。

随着近年来电商的冲击,快时尚品牌价格优势不再明显,其销量下滑趋势更加明显。相关专家分析,现在电商平台节点多、优惠多、力度大,服装价格压的很低不说,一些源头工厂也纷纷入局直接面对消费者,对线下实体店造成有力冲击,快时尚品牌已经不具备竞争力。

创新不足,消费者不愿再买单

目前,整个服装行业消费低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5月服装零售额同比下滑16.20%,1-5月累计同比下滑8.10%。海外快时尚品牌在中国,进入衰退期,快时尚之外,本土各类品牌也进入了下半场。

“中国市场上,‘上午爆火、下午就有同款’的互联网电商蓬勃发展,‘速度快’不再是快时尚的独家秘笈。”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产品上,快时尚品牌也并不是创造新的时尚,而是时尚的搬运工。而随着市场环境、消费需求的变化,消费者已不再纯粹追求低价,个性化表达成了他们消费的新标准。

与此同时,新兴的快时尚品牌风格开始细化,昔日的快时尚巨头们业务受到冲击。近一年来,CHUU、NO ONE ELSE、Nerdy等韩国快时尚品牌在国内各大商圈加速拓店。其中,韩国快时尚品牌CHUU以甜酷辣妹的多变风格,吸引了众多年轻女孩购买,记者注意到,位于济南恒隆广场的CHUU门店,店内顾客众多,试衣间外消费者们经常排着长队等候试衣,收银台前不时有消费者开单、取货。

此外,快时尚也正在被更多元的潮流颠覆。随着国潮风、汉服、洛丽塔等小众文化的出圈,消费者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更需要个性化、具有圈层符号元素的产品。在某互联网平台,记者搜索关键字“国潮”、“汉服”等,首页产品销售量都在近千件,而价格在百元左右的也不在少数。“相较于快时尚品牌,处于快时尚和奢侈品价位之间的本土潮牌将迎来更广阔的增长空间,也将是设计师品牌以外,更多国内年轻人倾向的主流。”一位服装行业人士在公开采访中称。

转型自救,产品走向高端

而快时尚品牌最致命的“软肋”,则是一直被吐槽,但一直没改进的质量问题。“价格每年都涨,但是从去年开始产品质量明显退步。我记得前几年买的几件衣服,穿了很久都不变形,裤子也是,我现在穿的还是当年买的。但是去年的产品已经不行了,洗过几次基本就无法再穿。”在万象城UR门店,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注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不少消费者都对UR产品质量进行投诉,包括产品为残次品、衣服褪色、缩水等等。其中一名消费者称其在UR抖音女装官方旗舰店买了一条蓝色的连衣裙,穿了第三次发现破了一个大洞,找到客服后,客服不予处理且态度很差。对于近几年来UR品牌服装价格持续升高,但服装材质、设计却并未同步提升的问题,记者联系了快尚时装(广州)有限公司,但至发稿并未得到回应。

除UR之外,ZARA、GAP等快时尚品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也均有诸多关于服装质量问题的投诉。对此有服装从业人员分析,衣服不耐穿使得国内消费者不再为它买单,加上品牌对中国市场始终不够重视,脱离一线的品牌运作都是加速快时尚品牌掉队的原因。

而提高质量意味着品牌需要抛弃以往的低价策略,将低价市场让给超快时尚品牌,转而抬高定价,提升品牌定位和形象。资深时尚行业从业者贝罗表示,但消费者终究会走向消费升级,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开辟高端线其实是一个必然选择。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梳理发现,与昂贵定价的设计师品牌联名,则是快时尚品牌迈向高端化的另一个方向。GAP与Yeezy签下了长达十年的合作合同,优衣库近日也和米兰奢侈品牌MARNIGAP联名。但在国内市场,能否以此挽回市场份额,仍需长久考验。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白鑫燚 实习生 于任飞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白鑫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