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频道>金融街 > 内容详情

金融暖阳照亮“银发”岁月 建行山东省分行温情绘就养老金融新图景

2025-11-21 13:40:0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智慧柜员机前,工作人员正耐心指导着老人办理业务;重阳驿站里,志愿者正陪着独居老人唠着家常...这些细碎而温暖的瞬间,勾勒出“老有颐养”最动人的模样。多年来,建行山东省分行始终揣着对银发群体的牵挂,以“金融为民”的赤诚,将专业服务揉进烟火温情。在城市街巷、社区网点,那些适老化的贴心设计、跨越时空的上门服务、赋能产业的精准支持,正一点点拼凑成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幸福图景。

细节里的温度

“坐在这里办业务,高度和角度都恰到好处,不用排队等待人工服务,工作人员在对面指导着,点哪里、怎么做都一目了然。” 在建设银行济南分行营业部,坐式智慧柜员机前的张先生满脸赞许。这台专为银发群体设计的设备藏着不少“小心思”:双屏同步显示指导操作,再也不用弯腰探头;放大的字体和清晰的图标,驱散了视觉模糊的困扰;特意预留的容膝空间,让坐轮椅的老人也能舒适操作。

“细微之处见真情”是走进建设银行济南分行营业部的突出感受。作为全国建行首批养老金融特色网点,这里的“温情设计”无处不在:1.2米高的紧急呼叫按钮,刚好适配老人站立操作的高度;不超过5度的无障碍通道,铺着防滑垫,推着轮椅也能稳稳上行;网点角落的爱心角里,AED除颤仪、急救包、老花镜一应俱全,就连叫号器都加装了振动功能,怕听不清叫号的老人也能安心等候。

硬件暖心,服务更贴心。营业部里,大堂、高柜、低柜、理财等岗位均已配备适老服务专员,“善建重阳”张富清金融服务队可为有需要的老年客户提供全程陪伴服务。目前建设银行济南分行130个网点均已成立张富清金融服务队,且每个服务队中有两名成员参加过分行系统开展的应急救护培训,持有红十字会颁发的应急救护证以备不时之需。耐心的讲解、细致的引导、无处不在的细节...在这里,“金融无障碍”不再是口号,而是老人们实实在在的体验。

在此基础上,建行济南分行精心打造的“健养安”养老金融品牌,更像是一位贴心管家,涵盖“安心”“健造”“颐养”等多元化服务体系,搭配专属养老储蓄、稳健理财等产品,从年轻时的养老规划到退休后的资金打理,从个人养老需求到企业福利配置,编织起一张覆盖养老全周期的金融保障网,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金融服务中感受到稳稳的幸福。

一声承诺一份情

如果说建行济南分行的服务是全方位的温情覆盖,威海分行的实践则是把“客户”当成“家人”的真心守护。“大姨,您孩子不在身边,我给您当女儿,以后有事您尽管说!”这份跨越七年的亲情羁绊,始于一次紧急救助。七年前的一个傍晚,王芳偶然得知客户张大姨的老伴突发脑溢血住院,子女都在国外,老人独自守在医院,连医保卡激活这样的急事都没人帮忙。放下手头工作,王芳带着移动设备直奔医院,手把手帮老人完成激活。这句承诺,王芳一守就是七年。此后,帮老人找靠谱的保姆、陪老人看房选房、逢年过节拎着水果上门唠家常,成了王芳的“额外工作”。而这份温情也很快从“一个人”传递到“一群人”——网点青年员工们听说王芳的故事后,主动加入探望队伍。每年春节、中秋,这群“孩子们”都会拎着米面油、保健品去看望老两口,陪老人晒晒太阳、聊聊近况;告别时那句“明年我们还来”,一坚持就是六年,成了刻在彼此心里的“永恒承诺”。

这份真情实意,渐渐转化为体系化的服务标准:网点设立“重阳服务岗”,专员全程搀扶老人办理业务;开辟“重阳爱心理财室”,理财经理用“大白话”把复杂的产品讲明白,还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收支情况推荐合适的方案;便民服务箱里,血压仪、血糖仪、暖贴、放大镜整齐摆放,随时供老人使用。为了让行动不便的老人少跑腿,员工带着“龙易行”移动设备上门服务,把柜台“搬”到老人家里;针对独居老人的心理需求,分行联合社区组建“爱心重阳心灵驿站”,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定期坐诊,陪老人聊天解闷。从一次紧急相助到七年温情陪伴,从个人善举到全员践行,威海分行让金融服务卸下了冰冷的外衣,变成了银发岁月里最温暖的依靠。

产业整合强赋能

让老人安享晚年,既需要前端服务的温情脉脉,更需要后端产业的坚实支撑。面对当地养老机构规模偏小、资源分散的困境,建行潍坊分行主动作为,以金融力量推动养老产业整合升级,为养老事业注入持久动能。

养老产业并购涉及资产估值、资质传承等多重专业领域,且投资回收期长、风险评估难度大。为此,潍坊分行组建由业务骨干、风险专家及外聘法律税务顾问构成的专项团队,深入调研床位利用率、服务定价等核心指标,量身定制“长期贷款+弹性还款”融资方案,匹配养老产业投资回收周期,设置还款宽限期减轻企业压力。同时建立严格资金监管机制,全面核查并购双方资质与担保能力,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截至2025年9月末,两笔合计1.85亿元的养老产业并购贷款顺利落地,成功助力区域养老机构规模化运营。这一实践不仅破解了养老机构发展瓶颈,更形成可复制的“金融赋能养老产业”范式,获济南市委调研报告肯定并建议推广。

康养融合探新路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烟台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197.6万人,占比27.7%,失能失智照护、康复养老等需求日益迫切。在此背景下,“烟台凤莱康复养老项目”应运而生,这种集康复与养老于一体的新型模式,精准击中了传统养老服务的痛点与盲点。建行烟台分行敏锐把握养老服务升级趋势,以金融创新为这一新型模式保驾护航。

为让项目快速落地,建行烟台分行主动靠前,组建授信作业小组全速推进评估审批,第一时间协调上级部门打通服务链路;针对项目周期长的特点,创新提供14年期限、1亿元额度的项目贷款,以充足资金保障项目建设;打破传统准入标准,以床位费、康复护理费等养老特色现金流为测算依据,让金融服务更适配康养产业特性。目前,1500万元养老服务项目贷款已顺利投放,为项目建设注入关键动力。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当地老人搭建起“康养一体”的幸福家园,更推动养老产业向精细化、高品质方向转型,为新型养老模式的推广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

数字的背后是民心,专业的深处是温情。这家与齐鲁百姓同心同行的国有大行,正以金融为笔、以爱心为墨,在齐鲁大地上续写着“老有颐养”的幸福篇章,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岁月的沉淀中,享受到稳稳的幸福与安宁。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