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频道>金融街 > 内容详情

金融活水润银发,绘就康养新图景 滨州:解码银发浪潮下的金融担当

2025-09-29 17:24:5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初秋的午后,阳光洒满博兴县博华老年公寓的小院。活动连廊里,一阵阵嘹亮深情的红歌声飞扬而出,十几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围站一起,正全情投入地排练合唱。不远处的书画室里几位老人正凝神挥毫,笔下字画遒劲有力。“在这里,日子过得舒心、踏实!”休息间隙,一位老人笑呵呵地说道。这温暖动人的一幕,是山东省养老服务提质升级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引导有效服务“银发经济”,推动养老金融服务扩面、提质、增效。作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滨州率先探索金融支持养老产业的全新路径。在这里,银行业机构不再只是资金的提供者,更是养老生态的构建者、银发经济的推动者、老年幸福的守护者,让我们走进滨州,看金融活水如何滋养“孝和之滨·安养之州”。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月

【全链布局】

金融活水滋养养老产业生态圈

“我们现在有滨州欣悦康复医院、映寿滙医康养联合体、万物生颐养花园、健康产品研创智造基地、黄河谣植物园、山东康养职业学院六大核心板块。”山东欣悦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公司养老板块发展迅速,但自有资金不足束缚了公司的发展。

谷悦康养工作人员正在组装轮椅

养老产业投入大、周期长、盈利难,特别是针对覆盖全产业链的综合性康养集团,传统的信贷模式往往难以匹配其复杂需求。人民银行滨州市分行指导金融机构转变思路,从支持单一项目向服务全产业链生态转型。

去年以来,在人民银行滨州市分行的指导下,交通银行滨州分行成立“养老金融攻坚服务团队”,在走访对接中得知企业的信贷需求,该行迅速响应,积极对接,开辟信贷绿色通道,运用“惠老助力贷”为欣悦健康累计发放养老产业贷款3000万元,用于养老用品生产制造,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该行今年为欣悦健康新发放的1000万元养老产业贷款,是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实施后滨州市落地的首笔养老产业贷款。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要契合滨州养老事业和银发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现实需要。针对滨州养老产业链条完整的优势,我们指导金融机构加强与欣悦健康等为代表的新型康养服务企业的对接合作,探索推动融合健康职业教育、老年用品制造、智慧康养、健康文旅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方案。”人民银行滨州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平晓冬介绍。

康养人才培养是养老产业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山东康养职业学院项目依托欣悦健康集团,采用产教融合发展模式,建成后将弥补省内康养类高职院校的空白,预计招生规模1万人左右。面对项目首期总投资9.75亿元、资金缺口7.6亿元的困境,齐鲁银行、威海银行滨州分行积极制定融资方案,采用银团贷款方式为该项目建设授信7.6亿元,目前已根据项目进度累计放款近4亿元。

金融支持不仅流向项目端,也深入“养老+消费”结合场景。今年,人民银行滨州市分行联合市民政局向金融机构推送2025年滨州市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参与企业名单,鼓励加大金融支持。青岛银行滨州分行通过供应链金融产品向名单内企业山东谷悦康养器具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信贷支持,及时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求。

【机制创新】

“央行资金+”破解养老机构融资难题

“融资难”是众多养老机构面临的共同困境。为破解这一难题,人民银行滨州市分行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并推动“银行+担保”等多元风险分担模式。

2025年初,人民银行滨州市分行联合市民政局建立“金融+民政”共享机制,启动金融支持养老服务发展“五个一”提升行动,配套设置5亿元央行资金专项额度,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养老产业主体的金融支持,推送养老领域主体清单113个。

邹平市的韩霞养老和中博养老两家公司便是“五个一”提升行动的直接受益者。

“公司能够顺利运行多亏了咱们邹平农商银行的快速放款!”山东韩霞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孟宪学感慨道。该机构是邹平辖内成立较早的养老服务机构,随着入住的老人越来越多,运营所需要的基础配套设施存在流动资金缺口。

在了解到韩霞养老的资金困境后,邹平农商银行快速响应,通过分析其水电缴费、资金流水等多维度信息,精准评估信用状况,匹配“创业担保贷”,并引入联合担保,仅3个工作日就完成了200万元贷款的审批发放,还为企业减费让利7万余元。

中博养老则面临着500万元资金需求与抵押物不足的典型矛盾。邹平农商银行通过“养老机构运营贷”产品,在邹平市财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增信支持下,再次上演了“3个工作日放款”的速度,帮助该公司升级智慧康养系统、新增护理床位120张,服务半径从1个乡镇扩展至3个乡镇。

对以上两笔养老产业贷款,人民银行滨州市分行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专项额度对邹平农商银行予以央行资金激励支持。

数据显示,“五个一”提升行动开展以来,滨州市金融机构已为清单内养老主体发放贷款3.87亿元。“养老系列贷”“常清泉”养老联名卡、“鲁担养老服务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不断涌现,各类养老金融产品达190多款,“银行+担保”“银行+政府”等支持方式日益丰富,养老金融可得性、适配性、多元性显著增强。该行动已获评山东省2025“好品金融”服务创新典型案例。

【服务升级】

打造老年友好型金融服务环境

在支持养老产业的同时,人民银行滨州市分行同步推动养老金融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去年以来,该行联合市财政、滨州金融监管分局印发《滨州市推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在人民银行滨州市分行的指导下,滨州市金融机构加力落实养老金融“大文章”,在养老服务金融方面持续提升服务综合性,通过“一揽子适老服务”打造“老年友好型”金融服务环境。

“我们将积极打造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在全辖网点开辟养老金融服务专属区域——丰润驿站,搭建属地化线上丰润专区。持续开展专业养老规划师队伍培训,为客户提供丰富多彩的权益和资源选择”,招商银行滨州分行行长谢国宁曾公开表示。

农业银行滨州分行在2025年上半年金融服务养老质效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该行不仅重视养老产业贷款投放,而且成立个人养老金营销团队,提高养老金开户覆盖面,打造适老化服务示范标杆网点。交通银行滨州分行深入社区一线开展养老金融政策宣导,帮助老年人提升对个人养老金政策的认知度。

截至2025年7月末,滨州辖区13家全国性银行个人养老金余额达8365万元,开户47.55万户,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3倍、39倍,辖区居民个人养老金制度普及度显著提升。

地方法人银行也积极发挥差异化优势,打造特色金融服务。滨州农商银行与人社局共同开发村级人社服务平台系统,集合社保缴费、指静脉采集等85项政务服务,实现“金融+政务”服务融合。邹平农商银行“线下+线上”双向发力,线下完善“人工服务+上门服务机制”,线上成立“金色年华”俱乐部,为退休客群提供常态化关怀。

目前,滨州全市金融机构已基本完成网点适老化改造。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博兴农商行等多家银行设立了“养老金融示范网点”等特色支行,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老年友好型金融服务环境正在滨州加速形成。

【深耕农村】

金融温暖浸润银发群体

农村地区是养老金融服务的重点和难点。人民银行滨州市分行指导辖内地方法人银行深耕服务农村“主阵地”,结合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针对农村养老需求加大金融资源倾斜力度,以多元化金融服务浸润农村老龄群体。

“我们作为区域金融主力军,将不断延伸养老金融服务触角,努力让农村老年客群享受到我行的各项服务,真正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用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的社会责任。”邹平农商银行董事长单勇如是说。

近年来,邹平农商行多措并举推动养老金融服务深耕农村,不断延伸养老金融服务触角,让农村老年客群享受到便捷服务。该行41家营业网点均配备无障碍通道、爱心座椅、轮椅等便民设施,遍布各乡镇的基层网点全面完成适老化升级。在推广智慧柜员机的同时,保留适当高柜柜台数量,确保农村老年客户办理业务。智慧柜员机主界面增加“关怀模式”,包含12个老年人高频使用交易。

知识惠老方面,邹平农商银行组织“普惠金融宣讲团”,利用傍晚或农闲时间开办“金融夜校”“微沙龙”,通过真实案例讲解防范电信诈骗、识别非法集资等知识。该行还联合邹平市老年大学成立“金色年华俱乐部”,开展广场舞大赛、柔力球大赛等活动,服务老年客户3000余位,宣讲防诈骗、健康养生等知识。

针对行动不便、居住偏远或有特殊情况的老年客户,邹平农商银行将服务送上门,实现金融关怀“零距离”。焦桥支行移动金融服务队携移动智慧柜员机等设备,到牛家村为17户老年客户集中办理信息采集业务。

截至目前,该行已组建26支“移动金融服务队”、设立134家普惠金融服务站,完善“人工服务+上门服务机制”,为老年人消除后顾之忧。

滨州市养老金融服务的创新实践,展现了一条以金融支持养老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通过人民银行滨州市分行的有效引导,金融机构从单纯信贷支持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变,从城市中心向城乡统筹转变,从产业端向消费端延伸,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随着养老金融支持体系的不断完善,滨州正在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康养之路。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