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揭露非法中介套路、引导公众选择正规金融服务渠道,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我行于[活动时间]开展“远离非法中介”专项宣传活动,通过多场景、多形式的知识普及,提升公众风险防范能力,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组织筹备
1. 组建专项团队:成立由零售业务部牵头、各网点负责人及合规专员参与的工作小组,制定《远离非法中介宣传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宣传覆盖重点人群、内容聚焦实际案例”的核心目标,细化分工与时间节点。
2. 聚焦高危客群:针对有贷款需求的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年轻消费群体(易遇“低息贷”“代办贷”陷阱)及老年客户(易被“代理维权”误导),定制差异化宣传内容,确保精准触达。
二、核心宣传内容
1. 拆解非法中介套路:重点揭露三大常见陷阱,贷款类:以“低门槛、高额度、快速放款”为诱饵,收取高额手续费、保证金,甚至伪造资料骗取贷款后失联。“代理维权”类:谎称“可全额退保、修复征信”,收取高额代理费,却诱导客户伪造证据、恶意投诉,导致客户征信受损或承担法律责任。金融业务代办类: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代办信用卡、理财业务,窃取客户个人信息或截留资金。
2. 传授识别与规避方法:引导公众“三不两查”——不相信“花钱能办事”的承诺、不向第三方中介转账缴费、不泄露银行卡密码及验证码;查金融机构资质(通过银行官网/网点核实)、查业务办理流程(确认是否为银行官方渠道)。
3. 明确正规渠道指引:告知公众贷款、理财、征信查询等业务的官方办理途径(如银行网点、手机银行APP),公布我行客服热线及投诉举报方式,方便公众咨询核实。
三、宣传实施方式
1.网点阵地宣传:在各营业网点张贴“远离非法中介,选择正规金融服务”海报,LED屏滚动播放警示视频;柜员、大堂经理在客户办理贷款、信用卡业务时,主动讲解非法中介风险,发放宣传折页30份,解答疑问40余条。
2.线下场景渗透:组织宣传小队走进2个小微企业园区、3个社区,举办“金融防骗讲座”,用通俗语言讲解风险;在园区公告栏、社区公告板张贴宣传海报,扩大覆盖范围。
四、活动成效
1.公众防范意识提升:活动后调研显示,82%参与群众能准确识别2种以上非法中介套路,主动咨询“如何通过正规渠道办贷款”的客户较活动前增加10%,有效减少因误信中介导致的风险事件。
2.社会反馈良好:活动获当地金融监管部门认可,小微企业主、社区居民反馈“内容实用、针对性强”,切实解决了“怕踩中介坑”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