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总是在创新中发展。从科技金融到智慧金融,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能抢先一步很可能谁就占领了先机。在全球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绿色金融极有可能成为目前最热的概念。在这一点上,或许山东已经抢先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
“以碳换贷”,全国首笔海洋碳汇贷花落山东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山东省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也诞生了不少海洋渔业养殖企业。
但众所周知,海洋渔业养殖具有投入高、风险大等特点,能否及时得到融资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企业的发展。
但在传统金融业务中,海水养殖企业往往缺乏有效、足额的抵押物,获得大额信贷既不符合银行政策,也不符合风控要求。
以山东省荣成农商银行为例,以往针对海水养殖企业提供的信贷产品额度一般都在几百万元左右,其实很多情况下是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融资需求的。
据当地比较知名的一家海洋渔业养殖企业寻山集团的负责人介绍,他们有确权海域10万亩,年养殖海带、龙须菜、鲍鱼等40多万吨,每年还会不断新租海域,还有围绕养殖产品的后续加工业务,每年需要的总投资就在4000万元以上,数百万元的信贷难以解决融资痛点。
但在传统框架下,这个额度很难突破,这就需要另辟蹊径。荣成农商行想到了碳排放交易。
根据《京都议定书》,碳排放权是可以交易的,这就催生出一个交易规模达千亿美元级别的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
根据海洋碳汇数据库和清华大学海带碳汇计量方法,寻山集团10万亩养殖海区的每年固碳量为42.5万吨。在此基础上,荣成农商行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的报价,确定了寻山集团海洋碳汇的实际价格,并在人民银行的系统上进行了登记,将海洋碳汇的未来收益权进行了质押。
由此,寻山集团以每年减碳量作为质押物,获得了荣成农商银行的2000万元海洋碳汇贷款,这也是我国首笔海洋汇碳贷款。
荣成农商行的海洋碳汇贷款只是近年来山东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一个缩影。
自2021年起,山东就不断探索发展绿色金融,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经济发展指导,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并逐步建立起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绿色金融监管体系,成果斐然。
截至今年3月末,山东省绿色贷款余额13699亿元,同比增长47.4%。据悉,绿色贷款一季度增加1966.1亿元,创有该项统计以来的同期新高,同比多增759亿元。
创新不断,绿色信贷遍地开花
山东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但长期以来,能源消费中煤炭比重偏高,电力消费中煤电比重偏高的“两高”问题比较突出。
为了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山东各级金融机构发挥金融产品的导向作用,助力全省企业往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一方面,严格控制“两高”行业的信贷投入,另一方面,建立省级重点绿色项目库,优先支持绿色信贷项目。
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就印发了《“绿色金融深化发展年”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将2023年定为“绿色金融深化发展年”,力争实现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规模等相关指标保持全国前列;
建行山东省分行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科学修订《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版)》,动态调整绿色金融发展蓝图,相继推出光伏贷、危废贷、废旧资源再生利用贷等7款绿色信贷产品,全面覆盖六大绿色产业,大力支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等重点项目发展。
恒丰银行则利用债券承销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绿色环保、清洁节能和污染防治领域,构建多层次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今年5月16日,恒丰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2023年第一期规模达75亿元的3年期绿色金融债券,全场认购倍数达2.6倍。其中,第一个项目就投向了山东招远市大岚片区生态修复治理重点项目,目前首笔2亿元资金已投放到位。
各地区银行也不甘人后。齐鲁银行大力发展光伏贷,助力国家光伏下乡惠民项目顺利实施,为需要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的个人发放贷款;青岛银行则先后完成了山东首笔排污权、首笔用能权、首笔合同能源管理等生态资产权益抵押贷项目;威海市商业银行开发上线了绿色低碳信用卡,结合绿色出行主题,打造加油、洗车等多场景绿色优惠权益。
对于银行来说,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银行本身业务转型升级的方向,两者相辅相成。推动经济向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而绿色金融本身也给银行本身带来了新的发展引擎。
多管齐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具体实践中,发展绿色金融,既要与双碳工作相契合,又要确保各种政策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更要注意金融产品供给和需求的精准匹配。
山东省在202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突出绿色低碳转型”,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发展计划要“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跃升”。
为此,2023年山东将抓好以下三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稳步推进碳排放“双控”。实行“两高”行业全程动态监管,全面完成违规项目整改,关停退出低效煤电机组200万千瓦,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600万千瓦。探索构建重点行业和产品碳足迹评价认证体系,开展森林、湿地、海洋等碳汇调查。探索建立个人碳账户,搭建碳普惠平台。
二是全面完成水泥、焦化等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力争具备条件的钢铁企业全部创建环境绩效A级。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三是强化生态建设和修复。完成造林10万亩、森林抚育20万亩,深化蓝色海湾整治,建设人海和谐美丽海洋。
这些举措给绿色金融发展创造了有力的生态环境,也提供了很强的政策指导意义。
据了解,今年威海还将申建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届时,威海将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大力发展绿色保险,探索推动清洁低碳能源项目和5A级景区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
同时还将扎实推进绿色金融数字化建设,搭建集绿色信贷认定、融资需求对接为一体的绿色金融数字化服务平台。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绿色金融将成为山东一张亮眼的名片。
来源:海右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