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市场环境与绿色发展要求,山钢集团及旗下莱钢集团、山钢股份、金岭矿业多点突破、协同发力。莱钢集团锚定“山钢特区”建设,订单攻坚与资产盘活双线并进,激活存量资源;山钢股份以工艺创新、团队协同破解生产瓶颈,实现效益与市场份额双提升;金岭矿业深耕绿色低碳赛道,通过数智赋能、工艺革新、全链管控,跑出节能增效加速度。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雨
订单攻坚与资产盘活并举
精准对接市场需求,聚焦核心客户攻坚,莱钢集团智慧供应链公司订单量实现稳步增长。近期,莱钢集团智慧供应链公司累计签订超7900吨钢材,自今年5月份起,该公司果断锁定目标客户,反复磨合方案。进入9月份,合作迎来集中突破,莱钢智慧供应链公司在客户相关招标项目中接连中标,先后拿下H型钢等多项关键供货订单,累计订单量突破7900吨,此后又再次中标钢坯订单,订单量稳步攀升。
订单增长的背后,是集团对存量资源的高效激活,山钢高端智造产业园通过“腾笼换鸟”让闲置空间迸发新活力。2024年,山钢集团打造了山钢高端智造产业园,是“全面激活莱钢”的坚实一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近期,山钢高端智造产业园特钢区域昔日部分闲置的1万余平方米厂房场地,通过整理优化正焕发新的生机。面对部分老旧厂房、闲置土地等存量资源,园区将其视为转型升级的宝贵空间与潜在财富。以建设高端智造产业园为契机,成立专项工作组,重点对闲置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与系统评估,精准绘制“资源图”与“需求表”。通过深入分析资产特性、区位优势和市场前景,制定闲置资源与优质项目精准对接的精细化方案。山钢高端智造产业园通过高效盘活闲置资产,不仅直接创造了租赁收入等经济效益,更优化了产业生态,吸引了高端要素聚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系统性推进离不开创新举措与保障体系,莱钢集团以政策为依托、以创新破难题,凝聚资产创效强大合力。莱钢集团敏锐把握政策机遇,用创新举措打通盘活“堵点”。据悉,在山钢高端智造产业园项目推进过程中,创新采用土地租赁方式建设,为项目入园扫清了障碍,助力项目快速落地。针对部分资产“净地”转让等难题,创新运用“预告登记”等政策工具,成功破解资产盘活中的关键障碍。为持续提升资产运营效能,莱钢集团从多维度筑牢保障体系。通过建设资产信息可视化平台,让每一项资产的状态、价值都清晰可查,实现精准管理与高效匹配。同时,加强与专业机构对标交流,汲取先进经验,补齐能力短板。深化与政府部门的合作,拓宽资源与政策渠道,凝聚起“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的资产创效合力。
山钢股份降本增效创实效
工艺创新是提质增效的有效方式,山钢股份型钢厂聚焦关键产品升级,以技术突破破解生产瓶颈。近期,山钢股份型钢厂异型生产线通过系统性工艺优化,成功实现317单齿履带钢生产,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得到“双提升”。
据了解,317单齿履带钢是型钢产品中的“拳头产品”,原生产工艺流程不仅制约着产能,也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异型车间技术团队开展工艺设计优化攻关,经试验调整,成功实现了“一火成材”。其优势在于,钢坯加热后直接进行连续轧制,工艺流程大幅简化。生产节奏加快,订单交付压力有效缓解,煤耗与电耗同比分别降低约50%,提升了绿色生产水平。避免了多次热循环导致的温度波动与表面氧化,产品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同步改善。
面对复杂市场环境,山钢股份锚定核心目标,以全方位协同作战激活发展动能。围绕核心目标,山钢股份组建多支专业团队精准发力,通过机制创新与资源整合,在各业务板块实现创效突破。
在钢轧创效团队中,构建“目标捆绑—授权赋能—价值共享”运行机制,轧材厂厂长牵头,整合营销、研发、生产管理资源组建一体化作战单元,实施与毛利强挂钩的分档考核,有效激发了创效活力。9月份,厚板经营体紧盯创效产品,吨钢毛利持续改善; 型钢SBU项目单位毛利较去年实现跃升;特钢边际贡献持续改善超50元/吨。产销研的深度融合,有力驱动了品种结构优化及终端市场拓展,累计新开发终端用户190多家,终端化比例提升至57%以上。
铁前降本团队通过强化市场研判,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原料价格波动问题。围绕配煤、配矿、入炉料结构优化等,持续开展创新攻关,创新采用卡粉搭配高硅巴粗方案,高效消化库存,配矿成本有效降低;持续优化喷吹煤配比,吨铁成本较计划降低。物流团队围绕吨钢物流费用较上半年再降4元,优化21项内部倒运流程,水渣“公转铁”运量同比激增200%,废钢“公转铁”环比提升157.7%。
与此同时,制造提效团队以“集中一贯”管理和“两最”模式组织生产,聚焦产线效率、界面效率、订单交付率,9月份以来高炉炉况保持稳定,铁产量稳步提升;界面效率持续优化,型钢区定重出铁合格率刷新历史纪录,铁水综合温降达最优水平。围绕重点产品建立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精准对接用户需求,开展重难点问题攻关,质量异议同比持续下降,废次降率优于计划及同期水平。紧盯节点管控与质量追溯,合同交付率稳步提升,用户满意度与品牌认可度持续增强。
金岭矿业多维度发力低碳发展
在绿色发展成为行业共识的当下,金岭矿业锚定节能增效目标持续发力。通过多维度举措协同推进,公司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金岭矿业以极致提升能效为抓手,以工艺升级、流程优化生产管控、能源应用为路径,实现绿色低碳智慧稳步发展。数字化转型是赋能能效提升的关键引擎,金岭矿业率先布局智慧矿山建设。从系统搭建到装备升级,科技赋能让生产运营更高效、更低碳。据了解,金岭矿业“数智金岭”项目一期一步成功上线,构建起数据驱动、实时感知、智能决策的一体化指挥中心。围绕“人、财、物、产、供、销”核心流程,整合五大业务,为能效提升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公司大力推进作业装备升级,引入凿岩台车、撬毛台车等机械化设备,推动巷道掘进效率提升15%以上,节约人力的同时有效降低能耗。金召矿业依托智慧矿山集中管控平台,对通风、排水、压风等关键用能环节实施精准调控。通过分区供风与主扇频率动态调整优化通风能耗,开展水仓清理与涌水疏导降低排水负荷,实施压风系统分区停风控制,实现用风量同比下降32.9%,三季度累计节约电量达647.79万度。
针对矿石特性精准“把脉”,每一道工序都在实现效能跃升。金岭矿业针对矿石性质变化,及时优化工艺流程,球磨系统实行精准调控,单位电耗降低8%;浮选工艺通过优化药剂调整和浮选时间,在提升精矿品位与回收率的同时,单位电耗降低10%;破碎工艺践行“多破少磨”理念,单位电耗下降12%。二段磨矿工序使用后,改善矿石细度,使矿物解离更充分,铁精粉品位提高1%。研究实验上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在保障安全、有效降低贫化率的同时,可将矿石回采率从87.1%提升至97%,从源头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全链发力,绿色基因渗透生产每一环。从能源结构到物流链路,金岭矿业正打造全流程低碳模式。公司持续完善能源管理体系,通过明确部门职责、强化能源计量、定期开展能效对标,推动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记者了解到,在清洁能源应用方面,公司积极布局分布式光伏项目,2023年建成山钢集团首个1.5MW光伏发电项目,已累计发电353.81万度,创收258.47万元。目前,公司新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加速推进,为企业能源结构优化注入新动能。在物流运输环节,公司同步推进绿色转型,通过优化矿仓与货场布局、建设智能仓储系统,有效降低仓储能耗。6月5日铁路专用线恢复运营,“公铁联运”模式落地,降低物流成本超30%,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