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最新的多普勒激光测振技术与传统的梯度场磁测量技术结合,研制一款高精度的新型磁测量设备,替换现有的国际通用产品。这是北航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学莹带来的高端仪器设备让人眼前一亮。
在10月29日举行的颠覆性技术成果推介与产业融合对接会上,类似的成果还有不少。本次对接会旨在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助力颠覆性技术供给方和产业需求方深入对接,加快推动一批具有颠覆性、引领性的科技成果在齐鲁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我国约有4亿眼病患者,其中85%患者需要OCT(即“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检测,痛点在于目前医疗领域的OCT产品分辨率为5—10微米,无法检测视网膜毛细血管的病变。山东大学教授宋维业展示的高分辨眼底三维影像医疗设备将分辨率提高近五倍,以“高分辨率、高速可见光成像技术”为看点,并拿到了54项发明专利。“好成果,需要增资扩股”,这是宋维业本次路演的核心诉求。
据了解,作为经济大省和科技创新大省,山东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部署实施人工智能、极地大洋、蓝色生命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创新行动,生物合成、基因编辑、磁悬浮空压机等多项颠覆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这些实打实的硬实力也被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看在眼里。在“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的密码”分享中,他剖析山东和国内其他地区的案例,提出核心观点:不闭门造车,研发、转化、应用一体化部署,实现与前沿同步、与需求同频,加快迭代……
“谁能抓住新一轮颠覆性技术并实现产业化,谁就能赢得未来竞争的主动权。”在这一共识下,山东省副省长宋军继表示,面向未来,山东愿与各方一道,携手加强关键领域颠覆性技术创新,打通颠覆性技术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堵点,营造鼓励勇闯科研“无人区”的良好创新生态,推动颠覆性技术突破和大规模应用,为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