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山东重工出海“新样本” 五年增四倍,海外收入占比达60%

2025-10-22 13:46:0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10月18日,以“科技赋能装备美好”为主题的山东重工·潍柴动力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红岛馆启幕。

本次大会展览规模达30000平方米,设置了工程机械、农业装备、动力系统、商用车、海洋交通装备、智慧物流六大核心展区,展品规模接近300件,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全景式呈现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东重工”)的产业版图与科技实力。

作为山东重工第五次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本次活动首次落地中国,吸引来自全球140个国家的近3000名合作伙伴齐聚青岛,共绘合作新图景。

从动力系统到整车整机,从单一产品到全产业链生态……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现场看到,覆盖全系列、贯穿全领域的科技力量展示的背后,是山东重工海外布局的信心和成果,也为山东企业高质量出海提供了生动样本。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冯云云 郑晓彤

全球化布局进入收获期

“十四五”出口收入增长四倍

作为山东重工整体实力的一次集中检阅,本次大会展示了多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产品,其中,首次对外亮相的纯电驱动大型工程机械旗舰机型等一批尖端装备成为全场焦点,充分展示了山东重工在绿色动力与高端装备领域的全球领先实力。

此次大会不仅为明年海外市场政策与产品规划奠定基础,更通过全产业链形象展示,进一步增强全球合作伙伴的合作信心。

山东重工总经理王志坚透露,在“两新”“两重”政策拉动和出口业务强劲增长的双重推动下,集团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近4400亿元,同比增长超9%。其中,出口业务表现尤为亮眼:1—9月出口收入达727亿元,同比增长6%—7%,全年目标剑指1000亿元。

这一目标如顺利实现,意味着山东重工在“十四五”期间的出口收入将实现从2020年200亿元到2024年1000亿元的跨越,五年增长四倍。

出口高增长背后,是山东重工持续构建的全球化产业布局。

从潍柴动力、中国重汽、陕重汽等已树立全球品牌影响力的核心企业,到山推、潍柴雷沃智慧农业、中通客车等在细分市场快速崛起的品牌矩阵,山东重工已建立起覆盖170多个国家的全球网络,拥有38个海外贸易平台、30余个海外办事处、超1000家销售渠道及40余座海外生产基地,全球化运营进入系统推进、全面收获的新阶段。

2024年,山东重工海外业务收入占总营收比重已达60%,呈现出均衡健康的来源结构:其中30%来自凯傲、法拉帝、博杜安等欧美子公司本地业务,另外30%来自中国本土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本地化制造与销售。

“这种‘双轮驱动’的国际化模式,有效增强了集团应对区域市场波动的能力,平滑了行业周期带来的冲击。”王志坚指出。

作为集团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执行主体,潍柴海外业务收入目前已占其总收入的46%,潍柴通过国际化并购整合的10余家海外企业,目前已全部实现盈利,显示出良好的协同整合能力。

渠道盈利的出海逻辑

与伙伴“把蛋糕做大”

“我们的未来增长极必然锚定出口市场,这一战略方向坚定不移。”在18日举行的山东重工·潍柴动力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山东重工集团副总经理,潍柴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马常海向外界清晰传递出企业的全球化决心。

据其透露,通过系统性布局多元化出口解决方案,潍柴发动机板块前三季度出口收入实现超过30%的强劲增长,创历新高,有效对冲了国内市场的周期性波动。

这一数据在全球合作伙伴网络中得到了具象化印证。来自拉美大区阿根廷销售总监—Jorge Alejandro Montoya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潍柴在拉美市场连续七年保持20%的年均复合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同比增幅进一步跃升至25%。“尽管当地重型车市场存在准入壁垒,但通过精准导入发电机组等适配产品,我们成功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大会将“渠道盈利与成长”置于聚光灯下。山东重工集团总经理王志坚以“卖挣钱的产品”“有钱一起挣”“把蛋糕做大”等生动表述,勾勒出企业与合作伙伴价值共生的商业逻辑。而在前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协同创新客户价值”成为高频关键词,凸显出山东重工全球化战略的深层演进

“真正的国际化必须是扎根当地的国际化。”山东重工集团副总经理张更生阐释“深耕国际市场”内涵时指出,企业正全面推进海外市场的团队本地化、管理本地化、制造本地化和研发本地化。“让客户感受到更便捷、更盈利的体验,让合作伙伴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这是市场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构建可持续生态的核心目标。”

法国博杜安发动机公司成立于1918年,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陷入破产危机。2009年,潍柴战略重组法国博杜安公司。

总部在土耳其的BTM集团与潍柴的合作正是开启于这次重组。从最初的只有几名员工的初创公司,到成为潍柴动力地中海区域最大的代理商,今天的BTM 集团,在西班牙、克罗地亚等国家拥有6个子公司,拥有566名员工,去年销售收入接近八千万欧元,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长加速度,董事长Serge van der Hae-gen告诉记者,“相比欧洲企业,潍柴的灵活性和客户定制能力具有显著优势,这种以需求为导向的敏捷响应正是我们这些合作伙伴看重的核心价值。”

发布全球品牌标识

开启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记者注意到,本次大会的口号“We are One”,是山东重工举办全球合作伙伴大会的一贯宗旨,也是其全球化发展的重要理念。

这一理念正不断延伸至更广泛的合作生态。王志坚表示:“这次我们尝试性地将战略供应商纳入参会范畴,是想向全球客户传达一个信息——我们要构建从供应链到客户端的全链条协同,从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基于此,山东重工始终秉持“共同做大蛋糕、共享发展成果”的共赢理念,致力于为全球伙伴构建更富韧性的发展平台,让源自中国的产业智慧,真正成为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共享财富”。

这一战略已在实际合作中结出硕果。菲律宾高能时代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该国最大的卡车工程设备代理商,自2012年与中国重汽合作以来,年订单量从200台跃升至2024年的超4000台。“今年预计将突破6000台。”公司董事长黄文溪表示,“山东重工是全球最具领导力的工业装备集团之一。我们已于2020年与潍柴展开合作,未来将继续深化关系,共同开发适应当地需求的产品,并拓展至新能源领域,吸引更多优质客户。”

为强化集团整体形象与协同效应,山东重工在本次大会上正式面向全球发布了全新的集团品牌标识——SDHI。集团总经理王志坚指出,尽管各子品牌保持独立运营,但集团品牌将为所有业务板块提供强大背书。“上下游合作伙伴更愿意与大集团合作,因为其社会影响力更大、抗风险能力更强。”

王志坚表示,协同效应已在全球市场中形成良性循环。“许多合作伙伴从商用车辆开始,逐步拓展至客车、农业机械乃至工程机械领域。SDHI品牌的发布,将进一步增强终端客户与产业链伙伴的合作信心,形成更强的整体竞争力。”

这一全球协同的生态优势,为山东重工迈向更高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次大会上,山东重工明确了“打造科技领先、绿色发展、世界一流的高端装备跨国集团”的战略愿景,并设定了“2030年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美元”的目标。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贺楚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