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秋收秋种关键期,连日的阴雨天气给秋收秋种带来不利影响。山东多地面临田间积水、农机难下地、潮粮烘干集中等挑战,如何“抢”字当头,确保秋粮应收尽收,成为当下的紧迫任务。国网山东电力主动靠前、精准施策,聚焦粮食烘干、田间作业等关键环节,以可靠电力供应和优质服务保障,护航秋收颗粒归仓。
据10月6日山东全省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资料显示,有77%的站点10cm农田土壤相对湿度在90%以上,部分地块积水严重。在聊城,当地供电公司联合农业农村部门,推广“电力+机械”协同作业模式,累计在重点区域设立8个临时供电点,为抽水泵等应急设备提供高效电力服务,全力协助农户抢抓降雨间隙窗口期,疏通沟渠、抢排积水,为农机进地抢收创造条件。
国网东阿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到牛角店镇付五村检查农排用电线路及设施。
秋收赶时,重在归仓。湿粮收割后及时烘干是避免霉变、保住收成的关键一环。10月9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16市各个区县粮食烘干服务点地址,全力推动抢烘减损。电力保障成为烘干站点满载运行、确保粮食品质的关键。
10月9日,在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一座固定式粮食烘干机正冒雨组建。“好不容易趁雨停抢收上来,要是不能及时烘干就会发霉,大半年的辛苦可就白费了!”农户的话语里,满是对秋收秋种的焦灼。
国网潍坊市寒亭区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为烘干塔开展用电检查。
得知烘干塔组建需求后,国网潍坊市寒亭区供电公司第一时间组建服务专班,上门协助制定最优用电方案;同时派驻两名网格经理全程现场蹲守,实时排查用电隐患,以“贴身守护”保障施工与后续运行安全,为粮食颗粒归仓筑牢电力防线。“我们连夜升级了烘干设备,建成后每天能烘干300吨粮食。多亏供电公司全程保电,工期比预期缩短了不少。”合作社负责人说。
同样的场景在全省各地同步推进。
在菏泽定陶,会彬农机专业合作社内热气蒸腾,金灿灿的玉米在经过烘干处理后正源源不断地装车外运。“今年我这儿收了六七百吨玉米,有了可靠的电力保障,我们可以加足马力烘干,烘得又快又均匀!”合作社负责人闫德彬看着高效运转的烘干塔说到。
为助力当地抢收,国网菏泽供电公司组织服务队,对辖区内涉及农业烘干的供电线路、变压器等用电设备开展专项特巡;同时,深入黄店镇等地的粮食烘干点,对烘干、传送等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消除用电隐患,全力保障秋收期间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在临沂临沭,惠龙农机专业合作社内,烘干设备正开足马力运转。“受连续降雨影响,玉米晾晒难度大,烘干量比往年高。”合作社负责人王汉纯介绍。面对激增的烘干需求,临沭全县17台烘干设施全面启用,日处理能力达1200余吨。
为此,国网临沭县供电公司持续优化服务举措,全力做好秋粮收割、烘干、收储等秋收供电保障,为每个粮食烘干点制定“一企一策”用电方案,组织人员协助检查烘干机、风机等设备的电路连接情况,帮助及时更换老化电线与破损开关,确保烘干设备24小时稳定运行。
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合作社内检查安全用电情况。
在潍坊诸城,百尺河镇百兴农机专业合作社粮食烘干点内,铲车穿梭,机器轰鸣,金黄的玉米经过脱粒、传送,正被源源不断地送入满负荷运行的烘干塔。“无论是脱粒、筛粒,还是传送、烘干,都离不开电。为了抢收,我们日烘干粮食达100吨,用电量连续7天超1000千瓦时,比往年同期高出约30%。”合作社理事长王志海介绍。
为有效降低连绵阴雨对秋粮收储造成的不利影响,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启动“村网共建”电力服务模式,构建覆盖“农户+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全链条服务链,组织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主动对接粮食烘干服务点,落实便民服务举措,加强用电安全指导,及时解决客户用电难题。
国网高密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玉米地收割现场向农户宣讲电力设施保护知识。
秋收赶天时,一刻值千金。国网山东电力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不断优服务、强保障、解民忧,以“满格电力”为齐鲁大地秋收秋种保驾护航,助力农户抢抓农时、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