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消息 继2024财年净亏损6709亿日元(全球销量334.6万辆)后,日产汽车2025财年经营压力持续加大。7月30日,该公司披露的2025财年第一财季(2025年4月1日至6月30日)财报显示,本财季全球零售销量70.7万辆,同比下滑10.1%;净销售额2.7万亿日元,同比下降9.7%;经营亏损791亿日元,系2020年以来首次在首财季出现亏损。
针对短期业绩承压现状,日产调整2025财年半年度(4月至9月)预期,预计净销售额5.50万亿日元、亏损1800亿日元,这意味着第二财季(7月至9月)业绩或难较首季改善。不过,公司仍维持全年12.50万亿日元销售额预期,同时预计2025财年全球销量同比下降2.9%至325万辆,其中中国市场销量预计下滑18.2%。“这提醒我们,Re:Nis-san复苏计划刻不容缓。”日产相关负责人伊万·埃斯皮诺萨强调。
为应对经营挑战,日产正加速推进全球产能调整与成本优化。成本控制方面,公司内部已成立专门成本攻关团队,2025财年第一季度已实现超300亿日元降本;产能与工厂整合方面,计划缩减的5家工厂已有明确安排:7月30日同日,日产宣布墨西哥库埃纳瓦卡Civac工厂(其首个海外工厂)将于2025财年停产;阿根廷Frontier和Navara皮卡生产将转移至墨西哥;印度合资工厂51%股份已出售给雷诺,工厂将继续生产日产车型;泰国、美国、英国工厂则将执行效率提升措施。日本国内,追浜工厂生产将转移至九州基地,该厂将于2027财年停产; 新湘南工厂将于2026财年停产。
事实上,日产此前已明确系列复苏举措:今年2月,公司计划至2026财年将中国市场以外的全球产能削减20%,从350万辆降至250万辆,并同步削减20%高管职位;5月13日,正式发布“Re:Nissan”复兴计划,核心聚焦成本优化,包括裁员2万人、关闭全球7家汽车工厂及推动研发革新,目标是到2026财年在2024财年基础上累计节省5000亿日元成本并恢复盈利。近期,工厂整合动作也陆续落地——7月15日,日产宣布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追浜工厂将于2027财年末停止车辆生产,业务转移至子公司日产汽车九州,这也是其将日本国内17个生产基地整合至10个的重要举措之一;7月30日,进一步披露墨西哥CIVAC工厂(1966年建成)将于2025财年末停产,生产整合至墨西哥Aguascalientes基地。
中国市场层面,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日产计划将在华产能从150万辆降至100万辆,目前其武汉云峰工厂已由东风汽车旗下岚图品牌收购。值得关注的是,8月1日,雷诺宣布收购日产在印度金奈合资工厂剩余51%股权,后续该工厂将由雷诺单独运营。此外,在最新《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日产排名也出现下滑,从第136位降至第15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