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消息 8月18日早盘,A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截至当天收盘,上证指数涨0.85%,报3728.03点,盘中最高攀升至3745.94点,创10年新高;深证成指涨1.73%,报11835.57点,盘中最高攀升至11919.57点;创业板指涨2.84%,报2606.2点。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76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5196亿元,成交额再创年内新高。A股市值总和突破10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这也是A股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盘面上,市场热点集中在AI硬件和大金融方向,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上涨。
从板块来看,券商、金融科技等大金融股一度冲高,指南针、同花顺双双续创历史新高。液冷服务器等AI硬件股持续爆发,强瑞技术等20余股涨停。稀土永磁概念股表现活跃,北方稀土等涨停。板块方面,液冷服务器、影视、CPO、稀土永磁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有色金属、钢铁等板块跌幅居前。
至此,沪指从2025年4月7日盘中探底至3040.69点开始,上涨幅度已达23.19%。值得注意的是,同期深成指的涨幅已近30%,创指涨幅则达到47%。
兴业证券的一份研报表示,本轮市场的上涨并不在于宏观经济预期的上修,背后更重要的是政策托底下,新动能的持续显现,带动市场信心活化、增量资金入市不断形成合力。市场调整更多在于连续上涨之后,市场需要一个阶段性休整的窗口,近期国内外政策的落地只是提供了一个契机。整体而言,支撑此前市场上涨的三个核心逻辑:政策底线思维、新动能亮点涌现、增量资金入市,均未出现任何变化。
东吴证券策略团队表示,自4月关税冲击以来,A股慢牛行情的形成主要由活跃资金驱动,游资活跃度创年内新高,杠杆资金持续净流入,私募发行端扩容显著、仓位提升。散户正在入场,但对本轮上涨行情的“牛市”属性仍存犹豫,整体“畏高”情绪偏重,目前参与度还不高。
展望后市,上述团队预计,短期来看,在流动性驱动下市场有望维持相对强势,在指数高位运行、尝试突破前高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波动放大、震荡整固的阶段。中期维度,政策底、资产荒和美元降息周期三重逻辑均未改变,市场趋势向上依然具备确定性。FOMO资金将逐步入场,居民资产搬家是不可忽视的趋势力量,潜在增量资金充裕,外资、险资等机构资金也有望加大流入。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吴绍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