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创新技术赋能“含绿量”跃升 省属企业共绘工业绿色发展新图景

2025-08-15 13:03:0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绿色发展成为时代强音的当下,工业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创新技术成为推动工业绿色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从山东国投所属华特科技公司不断突破,在水安全、废水处理领域打造绿色低碳解决方案,到浪潮智能生产凭借智能平台助力企业碳管理与节能降碳,再到山东省重点项目兖矿智慧制造园区全方位探索零碳园区建设路径,各方都在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绿色发展的无限可能,共同勾勒出工业绿色转型的壮丽画卷。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雨

创新技术推动工业绿色转型

近年来,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工业领域的重要趋势,众多企业纷纷投身其中,探索创新之路。山东国投所属华特科技公司便是其中之一,不断推动产品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聚焦水安全、废水处理领域,打造系列绿色低碳解决方案,赋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而在这一系列努力中,第六代集成次氯酸钠发生器实现了性能与成本双突破,成为公司转型路上的重要成果。

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华特科技积极行动,力求在技术上取得新突破。华特科技响应国家《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5年完成智慧型第六代集成次氯酸钠发生器升级。通过优化电极涂层配方和电流密度参数,改良极板间隙与厚度等关键技术,大幅缩小设备体积,提升设备能效。

华特科技不仅在产品升级上成果显著,在项目应用中也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在河南某PC(聚碳酸酯)装置盐水深度处理项目中,华特科技应用自主研发的“智能型四级协同低碳高级氧化系统”,成功破解了6%—8%超高盐负荷下TOC降解的行业难题。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技术将羟基自由基产率提升3倍以上,反应时间缩短至原工艺的60%,出水TOC (总有机碳)稳定≤4.2ppm,TOC去除率超70%,年减碳量达100吨,年节水超52万吨,推动PC行业迈向“近零排”。在彰显科研实力方面,华特科技与山东大学合作的“用于高盐难生物降解工业废水处理的催化氧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24年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除了在水处理技术上取得成就,华特科技在数据管理领域也迈出了坚实步伐。4月,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公布了授予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贯标等级单位名单,华特科技公司顺利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认证,获得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二级等级证书。DCMM认证作为国内数据管理领域的国家级标准,从组织、制度、技术等多维度对企业能力进行严格评审。

此次通过认证,对华特科技而言意义非凡,充分展现了公司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数字化转型升级取得的成效,体现了华特科技在制造执行、资源协同等场景中形成可量化、可追溯的数据应用,关键业务数据流程的规范化、体系化管理能力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同时标志着公司在数据管理、数据安全、数据应用等方面的能力获国家标准检验和行业权威认可。

智能生产赋能绿色智造

在当下绿色发展浪潮席卷之下,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碳管理成为关键议题,浪潮智能生产敏锐捕捉这一需求,积极投身其中。面向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浪潮智能生产推出碳资产管理平台,覆盖碳数据采集、温室气体核算、智能分析等核心环节,提升企业碳管理水平与资源配置效率。

据悉,平台通过“双碳双控”三步法,摸清家底、分类治理、节能降碳,帮助企业实现碳数据管理规范化、碳交易操作便捷化、绿色技改目标可视化。在碳交易方面,平台支持多行业温室气体核算,集成碳排放数据的监测、报告与核查(MRV),以及碳履约、碳交易等功能,为企业提供闭环、高效的碳管理能力。

平台强大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成效斐然,众多企业因此受益。以东华科技为例,其借助碳资产管理平台,实现碳排放与减排精准计量,每年节约电力4000万千瓦时,节省标煤1.5万吨,减少碳排放3.9万吨,入选山东省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十大典型案例。

浪潮智能生产并未满足于碳资产管理平台的成果,而是继续在节能降碳领域深耕,又打造出新的有力工具。据了解,依托智产大模型的Chat BI分析能力,浪潮智能生产打造节能降碳物联管控平台,围绕“数采、数算、数用、数控”四大环节,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与区块链技术,实现企业级能耗感知、碳排核算与能效优化,入选山东省工业领域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

该节能降碳物联管控平台在数据采集与管理方面有着全面且细致的布局。平台通过部署多类型高频传感器,采集电、热、原料、废弃物等多维数据,全面整合碳排信息,基于行业标准,智能定位排放源和降碳关键节点,支撑企业开展组织碳、产品碳、设备健康等多维协同管理。

在实际项目应用中,节能降碳物联管控平台展现出了卓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临工重机项目中,节能降碳物联管控平台构建能耗与设备全流程监控体系,实现设备远程管理、质量预警、能源配置优化等功能,提升园区能源使用效率与运营安全水平,助力打造绿色智造示范工厂。

除了在碳管理和节能降碳方面发力,浪潮智能生产还将目光投向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整体提升,ESG管理成为新的着力点。ESG可持续发展管理平台聚焦企业在ESG管理过程中普遍面临的标准体系多样、数据整合难度高等关键功能模块,帮助企业实现ESG绩效的系统化监测与管理,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增强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与行业影响力。

高质量建设零碳园区

作为山东省重点项目,兖矿智慧制造园区正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擎,瞄准高端智能、专精特新、低碳循环方向,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5年,“零碳园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山东能源全力打造高端、绿色、智能、零碳示范园区,园区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方位系统性融入“碳中和”理念,力争建设成为产业低碳化发展、能源绿色化转型、设施集聚化共享、资源循环化利用的新型产业园区。2022年3月,兖矿能源智慧制造园区项目开工建设,2023年底建成运营。

据悉,园区一期工程占地943亩,项目投资30亿元,建成近40万平方米的厂房、研发楼和生活配套设施。园区配套了21.48兆瓦屋面分布式光伏,构建起发、输、变、配、用一体化的清洁能源体系为企业生产提供大量绿电,剩余部分优先采购绿电指标,同时利用循环水,全程碳排放抵消归零,真正实现零碳生产。

通过采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空气能等多能互补的模式协同发展,兖矿智慧制造园区对水、暖、蒸汽及污水处理设施均采用集中供应方式,按需分配、自动调节,统一管理能源生产和分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实现园区集约化和高效化管理。

记者了解到,园区以智慧应用为支撑,借助华为能源管理平台,融合智能微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搭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园区能源与碳排放尽在掌控。在园区IOC运营管理中心,运用数字孪生、物联接入等技术,将园区及周边环境1∶1数字化还原,实现了园区状态可视、事件可控、业务可管,构建了以园区为核心的数字空间,内容涵盖综合安防、便捷通行、车辆管理、能源管理等十大主题板块,通过将园区各系统数据统一接入、汇聚,支撑园区高效管理、智能分析、科学决策。

同时,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智能调控能源供应,优化设备运行参数,实现能源精准分配、高效利用。园区先后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行业数字矿区(园区)建设重点推荐案例、2024年数智强企创新发展案例等荣誉。

如果说基础设施是零碳园区的“骨架”,那么企业则是零碳园区绿色发展的“血肉”。园区屋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年均发电量可达2282.37万kWh,该电量不仅能满足园区企业的生产用电需求,还有30%的多余电力输送至公共电网进行结算,直接发电收益可达1300余万元/年。风力发电、储能系统、空气能、雨水收集利用每年可节省运营成本300余万元。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园区正全力打造“绿色工厂”“黑灯工厂”“智能工厂”,德伯特公司的全自动化托辊生产线,年产能达150万支,自动化程度国内领先;新宝龙公司通过物联网、工业机器人和大数据集成建成行业首个“密炼黑灯工厂”;山东博创凯盛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万吨破碎机下线,填补国际高端破碎设备领域空白。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贺楚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