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加生动鲜活地展现山东加快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进品牌建设的亮点成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策划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沉浸式立体化介绍产业发展、讲述品牌故事。
7月15日下午,在济宁市珞石智能制造产业园,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邀请珞石机器人、海尔机器人、优宝特、纽氏达特4家企业负责人,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同志。
四家机器人企业,分属于不同的机器人产业赛道,显示出山东机器人产业的全面崛起。山东省工信厅装备产业处处长贺强介绍,“今天参加见面会的4家企业,珞石机器人代表了工业协作领域,海尔机器人代表了工业和服务领域,同时还具备全系家电应用场景,优宝特代表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纽氏达特代表了核心零部件领域,可以说,全省机器人产业链的核心代表今天都聚齐了。”
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庹华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公司现有两个系列60余款工业机器人及柔性协作机器人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汽车、光伏、锂电、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等多个行业。2024年工业机器人及柔性协作机器人整机销量超8000台,位于国产机器人出货量第四位,其中柔性协作机器人出货量位居国内第一。在技术层面,珞石机器人坚持持续的技术创新,十年来研发投入累计超10亿元,建立了国内领先的机器人产品研发设计技术平台。
海尔机器人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战略总监丛大超介绍,抓住时代发展机遇,海尔从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两大版块布局机器人业务,是集团未来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在服务机器人方面,2021年海尔集团重点布局家庭机器人产业,依托海尔智慧家庭生态,致力于为用户实现“无人家务”的美好愿景,打造“AI生活,智慧万家”的服务机器人产品矩阵。
在工业机器人方面,海尔集团紧抓国家新型工业化机遇,在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工业赋能”的基础上,在2025年通过并购新时达,形成“核心部件—整机—解决方案”的全链条工业赋能新模式,将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解决方案应用到千行百业,例如汽车行业、轮胎行业等,提升了生产效率,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
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永介绍,公司自成立之日起,致力于腿足式仿生机器人产品开发,拥有电机驱动型、液压驱动型、电液驱动型腿足机器人核心技术,开发出多款双足、四足、六足等腿足式仿生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以及液压特种机器人。产品已经应用于电力巡检、应急救援、治安巡逻等领域。
目前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已升级至二代,集成了主动视觉、多模态大模型等技术,提升了人机交互能力。通过与DeepSeek梦幻联动,给人形机器人装上“智能大脑”,“行者泰山”又再次“进化”。二代产品的运动能力也大幅提升,今年6月18日刚刚完成在泰山盘道的拉练测试。现场表明在陡峭台阶、碎石路面,以及湿滑岩壁等复杂场景下,“行者泰山”展示出优秀的运动性能和复杂地形适应能力,当属业界第一梯队水平。
纽氏达特行星减速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奇介绍,目前纽氏达特精密行星减速机年出货量超70万套,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二。谐波减速机产能30万套,居全国第二。
纽氏达特行星减速机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也是国家特种机器人产业链链主单位。公司同时为下游前沿行业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涵盖的客户包括人形机器人、工业母机、新能源换电、商业航天、半导体等高精尖领域。
人形机器人领域,国内主流的人形机器人比如智元、众擎全系均使用纽氏达特行星减速机有限公司提供的减速机,同时,蔚来汽车换电站中也使用了其生产的减速机。
据统计,2024年全省装备产业规模超过3万亿,其中培育出珞石、海尔、优宝特、纽氏达特、国网智能、遨博、法奥意威、迈赫、宝佳、科捷、丰光精密等一批知名机器人企业,在细分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代表了山东机器人发展的高水平,为山东工业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起到压舱石作用。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的持续迭代,机器人产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进一步培育壮大全省机器人产业,6月21日,省工信厅等25部门联合印发了《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针对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深度整合资源,制定了18条具体措施,形成对机器人产业发展全维度、全周期的支持体系。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记者 吴绍博 郑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