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内防晒龙头品牌蕉下传出人事巨震,引起市场广泛关注。据悉,蕉下将品牌部门完全裁撤,其中公关部门员工全部离职,市场部并入了销售部门。
舆论发酵后,蕉下对外否认裁员,并同步启动招聘。不过,业内却有声音认为,靠营销建立品牌、缺乏竞争壁垒的蕉下,此举或是“缓兵之计”。记者梳理发现,蕉下不仅在资本市场面临IPO的艰难,在消费市场也面临着新品价格虚高且次年大幅减价、低价替代品层出不穷等局面。主动砍断营销的“长板”,蕉下又该如何续写防晒新故事?
蕉下称不到1%员工协商一致离职
近日,已有蕉下离职员工向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证实了裁员信息。据透露,蕉下此次调整发生在7月底,多员工陆续进入离岗休假状态,整个公关部门目前均已离职。“不仅仅是裁公关团队,是裁了一两百人。”
同时,蕉下首席营销官(CMO)果小也被曝离职。果小曾任阿芙精油市场负责人、泡泡玛特CMO等职位;于2022年4月加入蕉下,当时蕉下刚刚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果小加入后,蕉下完成了品牌、市场和公关体系的重新搭建。
裁员消息爆出后,蕉下相关负责人在回应媒体采访时表示:“裁员消息不实,属于正常人事调整,目前运营一切正常,7、8月份蕉下公关及品牌岗也正在招聘。”记者注意到,在BOSS直聘官网,目前蕉下正在招聘小红书运营、媒介投放、产品企划等职位,涉及公关部、市场部工作内容。
8月23日,蕉下公共事务团队正式对外发声称,公司为适应市场变化,于今年7月对内部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特别是产品营销和品牌公关等岗位的整合,以期更贴近业务前端和用户需求。“在岗位合并过程中,由于不到1%的员工(公司总人数为1600余人)不适应新岗位,经协商一致后离职。公司对离职员工表示感谢并祝愿他们未来取得更好成绩。”
不过,“不适应新岗位”的裁员说辞,似乎受到了部分声音的质疑。
一方面,数位员工都曾在任职期间表示“团队温暖专业”“同事活力四射”,对公司和团队充满归属感。另一方面,有蕉下品牌部员工向媒体透露称裁撤部门早有苗头,“之前公司换市场营销总监时,人人自危,新官上任后,品牌部就已经进行了一次大换血。”同时,该员工还认为裁员与IPO进程有关:“IPO无望后,花大价格包装品牌的部门就要削减预算,进行战略调整。裁掉了企业文化和社群方面的部门,业务部门几乎没有变动。”
产品无壁垒 平替占市场
公开信息显示,蕉下母公司为深圳减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今年公司刚迎来十周年庆。蕉下作为减字科技的旗舰品牌,聚焦消费者户外防晒需求,从最初的小黑伞到现在的服饰鞋帽、伞具、墨镜、配饰等品类,探索着轻量化户外细分场景。
作为户外防晒的头部品牌,蕉下产品价格一直处于同类产品的高位。早在2013年,一把售价200元的双层小黑伞横空出世,迅速成为爆款,蕉下由此获得了高客单价的胜利。目前,蕉下一把六折黑胶防晒伞标价329元,短款防晒衣249元,防晒口罩49元。
不过,蕉下产品价格浮动较大,高价新品往往在次年大幅降价。比如蕉下在2022年推出的新款加长款可拆卸防晒衣,刚上市时门店价格在600元左右,而目前在电商平台售价仅为200元左右,曾经249元的贝壳帽现在也只需要百元出头即可拿下。
对讲究实用性的防晒产品来说,消费者最看重的还是性价比。对蕉下来说,能与其他品牌拉开价格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经常提到的“黑科技”。不过,许多消费者并不买账,蕉下也被频繁质疑“智商税”,价格虚高“收割中产”。
与蕉下赛道相同,甚至品牌名都姓“蕉”的就有蕉树、蕉内、香蕉树下等,而蕉内产品价格与蕉下类似,基础款防晒衣均在200元左右,蕉树、香蕉树下防晒衣则在百元以下。此外还有电商平台大量9—39元的防晒衣,销量动辄10万+。在小红书上搜索“防晒服”相关的笔记,多达16万余篇,而其中“平价防晒服”相关的笔记则占了四分之一,“蕉下平替”相关笔记多达3万篇,“防晒服平替”相关笔记也有近8000篇。
从伞到防晒衣,各路博主始终热衷于测评蕉下与其他白牌产品的差距,然而结果往往是它们的产品防晒值差别微乎其微,但价格却差距甚大。有博主对蕉下、天堂伞等多款防晒伞进行测评,却发现蕉下与天堂伞的U-VA(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阻挡率差距只有0.1%,而蕉下价格却比天堂伞高了五六倍。
与此同时,蕉下正在遭遇代工厂背刺。一个产业带的电商类业务负责人介绍,在绍兴这样的伞类生产集中地,类似蕉下的产品琳琅满目,“很多蕉下代工厂同时生产‘蕉下同款’,价格甚至不到蕉下的十分之一。”
重营销轻研发 高估值IPO无望
最容易与本次人事变动相关联的事件,是蕉下两次冲击IPO的失败。2022年4月8日,蕉下首次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失效后,2022年10月,蕉下第二次递交了招股书,然后就杳无音讯了。2021年,蕉下的估值才1亿美元左右,但一年后,蕉下估值飙升至30.26亿美元,约合217亿人民币,飙升30倍。不过,蕉下真的撑得起这么高的估值吗?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蕉下营收在这三年里“狂飙”六倍,分别为3.8亿元、7.9亿元和24.1亿元。2022年上半年,蕉下营收22.1亿元,即将赶超2021年全年收入,当期同比增长超81.3%,近三年总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150.1%。而2019—2021年蕉下的毛利率分别为50%、57.4%、59.1%,2022年上半年更是突破了60%大关,甚至超越了lululemon。
然而,低迷的净利润,也反映出公司在盈利方面的压力。2019年—2021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0.23亿元、7.7万元和54.73亿元。而即便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蕉下经调整净利润也仅分别为0.2亿元、0.39亿元和1.36亿元,均不足当期收入的6%。直至2022年,净利润实现4.91亿元,上述情况才略显好转,但弥补历史亏损之路仍显漫长。
从财务数据看,“重营销,轻研发”的质疑也始终围绕着蕉下。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至2021年,蕉下分销和销售费用为1.25亿元、3.23亿元、11.04亿元,占营收为32.45%、40.7%和45.9%。其中在广告及营销的开支分别为0.369亿元、1.19亿元、5.86亿元,占比为9.6%、15%、24.4%。但相比之下,lululemon用于营销成本仅占收入的2%。
再看研发费用,2019—2022年上半年,蕉下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990万元、3590万元、7160万元、6320万元,研发费率分别为5%、4.5%、3.0%、2.9%。
从2019年开始,蕉下不断合作明星红人,明星代言人也都是重量级,包括迪丽热巴、赵露思、李佳琦和周杰伦,今年更是签下了杨幂的代言。据其招股书所称,2021年,蕉下与超过600个KOL合作,这些KOL在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共拥有约14亿关注者,其中超过199个KOL有超过百万关注者,带来45亿浏览量。
而据QuestMobile的4月统计数据,抖音中防晒产品达人营销投放金额排行里,蕉下投放金额为391.5万元,排名第一;其次是蜜丝婷304.4万元;第三是波司登219.3万元。第一和第三均为硬防晒产品。
相比首次招股书内容,蕉下第二次招股书中新增的2022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也显示了公司的战略变化——上半年蕉下营收较前一年同期增长了81.3%,广告营销开支占比下降到11.9%,似乎在努力摆脱“重营销”的形象。
不过,随着第二次招股书的失效和人员巨变,何以续写防晒新故事,仍是蕉下当下面临的巨大挑战。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