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威海实践”

2024-07-27 14:43:0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威海市,这座位于山东半岛东端的海滨城市,近年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文旅融合为特色,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全力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作为威海经济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工业经济发展的成效决定了全市经济发展的成效,2024年威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同样昭示这一事实:2023年,威海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占比达到了74.2%,在全省范围内领先; 综合科技创新指数位居全省第三,荣膺全国创新型城市百强之一。

未来,威海市将继续保持创新活力,不断发展新型工业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已然将这份对创新的重视和工业发展的深入布局转化成具体行动,集结成推动威海经济新征程前进的强大动力。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威海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谭远国表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威海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优化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努力锻造新质生产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努力打造具有威海特色的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

“2023年,威海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列全省第3位,创新能力水平列全国城市第35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72.65%,居全省第1位;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67%,居全省第2位。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商运投产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妙手’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入选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谭远国说。

据悉,今年以来,威海市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聚焦“卡脖子”技术,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在智能制造领域,威海市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汇泉集团的极速5G智能制造生产车间里,机器人与AI技术协同作业,打造出高效、有序的生产环境,突破了传统生产限制,提升了工艺灵活性和效率。数字化转型推动了从“人推着物料走”到自动吊挂流水线再到如今的智能制造生产系统的三级发展跨越,让5G智能制造车间的“样板间”走向“商品房”,向数字化智能化要效益,将智能制造的典型模式推广至更广领域。

每年奖补2.3亿元,真金白银激励企业转型升级,威海正将八大产业集群和十条产业链推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集群化的快车道,“产业大脑+晨星工厂”建设发展稳健推进,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的硕果正为威海的发展孕育着新的增量与活力。

放眼全市,2023年认定了53个市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参与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7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已实现十条主导产业链“智改数转”全覆盖。

为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顺利实施,威海市还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2024年,全市共确定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896个,总投资4399.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41.9亿元。这些项目紧扣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省“十强”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围绕推动十条优势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八大产业集群扩张。特别是新能源产业和海洋产业项目的集中实施,将为威海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季度全市进出口额467亿元

一季度,威海全市进出口额467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3.2个、2.7个百分点,实现开门红。

其中,与东盟进出口增长29.1%;与非洲进出口增长88.5%; 与南亚进出口增长18.9%;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19.5%。

此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一季度增长21.8%。船舶及游艇出口41.8亿元,增长190.7%;电子电器产品出口38.9亿元,增长32.6%。

在今年5月份的第135届广交会期间,威海共组织131家次企业组团参展,展位数256个,参展企业数、展位数实现“双提升”。从参展企业情况来看,新产品、新技术、新创意不断涌现,受到国际市场热捧和青睐,威海展团共接待13500余位境外采购商,较上届增长28.5%,达成多个合作意向。

“市场所需求的永远是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要想取得竞争优势,不仅要精于管理和开拓市场,更要下好智能制造‘先手棋’。”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明燕说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精密夹具类产品产业化基地,威达钻夹头自2000年起产销量成为世界第一并保持至今。

电子商务特别是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成为外贸发展的一个亮点。近年来,威海抢占关键赛道,以新供给与新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为落脚点,依托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政策,发挥毗邻日韩、威海仁川四港联动等区位优势,打造了全模式跨境电商创新产业园,成为山东省首个可“一站式”开展9610直购、1210保税备货、9710电商B2B直接出口、9810电商B2B 出口海外仓等各种业务的园区,同时形成了直购出口优选仓、1210出口分拨仓、转口电商中转仓、保税备货中心仓“多仓联动”发展格局。

当下,威海正实施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在巩固日韩、欧美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全面拓展非洲、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

威海华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深耕坦桑尼亚十余年的商贸企业,足迹遍布非洲大陆。由其建设的东非商贸物流产业园综合服务合作区计划于今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启用后,园区可提供线下交易、展览展示、仓储物流、跨境业务一站式办理等服务,给国内企业“出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文旅融合展现新风貌

随着科技进步,文旅产业相关的新质生产力赋予了威海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方式。随着走马观花式的旅游逐步发展为体验式旅游,有科技感、抓人眼球的文旅资源越来越受到游客喜爱。

在威海海洋科技馆,沉浸式研学体验空间,汇集沉浸式剧本杀、AR互动等六大互动形式,让游客和前来研学的小伙伴收获满满。制造不可多得的创新体验,利用AR、VR 等技术,创造沉浸式体验,增强了游客的互动性和体验感。

大火的网红景点布鲁威斯号周边今年也新增了酷客数字体验空间等业态。在酷客数字体验空间,游客可通过头戴高科技设备,沉浸在《走进梵高》和《亲密海洋》的虚拟世界中,感受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独特魅力。另外,随着“读成·布鲁威斯”等项目的上新,这里不再只是一个拍照打卡的单一景点。

数智技术不断发展,让文旅活动更为便捷。大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数智技术可以为大众提供贯穿文旅活动的全流程个性化服务,精准把握游客需求。

韩乐坊商圈依托数字孪生景区平台进行3D建模,融合视频监控、智能物联网、网格化数据、商圈商户数据等内容,实现对商圈的全域多维度、立体化感知。当实时人流量超过1.2万人时,就会提示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启动应急预案。这一智能管理助手为游客提供了更加安全有序、舒适便捷的游玩环境。

威海高铁站早在去年便启用网约车寻车系统,设置了专门的网约车候车大厅,搭配智能语音播报系统,实时显示并播报着进入站内的网约车车辆信息。平台创新利用数字技术,方便旅客快速换乘网约车。网约车站内换乘效率大幅提升,人车匹配时间由原来接近10分钟缩短至3分钟以内,如此既智能又贴心的服务引起网友们的一致好评。

那香海景区以夜为画布,绘制“寻梦山海”大型国潮沉浸式夜游嘉年华,以“超级灯会+国风市集+国潮秀场”为内容核心,以沉浸式声光电、影视级造景等前沿科技与艺术表演形式为载体,营造包含星宿奇缘、禾下乘凉、诗光森林等灯会场景。

与时俱进,花样频出,威海用“新”吸引着游客前来体验参与。依托新质生产力,威海正打造或巩固着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品牌,持续提升着城市文化影响力。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冯云云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郑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