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迈入“万列俱乐部”后 山东中欧班列再启新征程

2024-06-26 16:02:0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作为一种新型国际运输组织方式,中欧班列具有便利快捷、安全稳定、绿色经济等显著优势广受市场认可。在山东,“齐鲁号”中欧班列加速跑,用时不足六年便跨入“万列俱乐部”,使山东成为用时最短突破万列的省份。从最开始的国际物流运输,发展到延伸物流链、融入产业链,再到拓展供应链,满载“中国机遇”的中欧班列实现从“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走出极具特色的“山东模式”。

 

“朋友圈”广开新途

车轮滚滚的新丝路上,“钢铁驼队”穿梭不息。5月31日,两列山东中欧班列从济南、青岛同时发出,装载卡车配件、轮胎、空调等出口货物,以铁海联运方式跨越里海,运往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开启了山东积极参与跨里海国际走廊建设的新篇章。

6月7日上午9时,一列中欧班列从济南董家镇站发出,驶向阿拉木图集结中心。这也是自2018年10月首发以来,开行的第10000列山东中欧班列,“齐鲁号钢铁驼队”迎来了重要里程碑。用时不足六年即跨入“万列俱乐部”,山东成为用时最短突破万列的省份。

细细数来,在起步上,山东中欧班列不算太早,却在发展速度上势头迅猛。数据统计,山东中欧班列自首发以来,连续5年刷新开行纪录,年均增长40%以上,年度开行量突破2500列。不到六年的时间里,先后服务进出口企业2万余家,发送货物超84万标箱,进出口货值超1000亿元,为山东打通了一条进出口贸易的新通道。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山东紧跟国家战略,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全身心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快速发展的山东中欧班列,坚持以大通道促进大开放,构筑起对外开放新格局。如今,山东中欧班列国际运营线路达到54条,“朋友圈”越来越广,可以直达“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58个城市,逐步形成东接日韩亚太、西连中亚欧洲、南通东盟南亚、北达蒙俄大陆的国际物流通道,并以铁水公干支衔接联运模式组成运输服务线路网络,促进沿线国家经济互通、发展战略对接,辐射上合组织国家,强化亚欧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交流。

从博采众长,到因地制宜地融入本省产业,再逐步形成有山东地域特色、产业特色的班列产品,山东中欧班列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2018年6月,国家宣布支持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紧跟国家战略,山东中欧班列推出了“上合快线”,为山东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外贸企业提供全程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此外,发挥山东国际枢纽作用,推出日韩陆海快线,助力打造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的“出海口”。截至目前,上合快线、日韩陆海快线累计开行分别超1700列、1200列,提升了山东中欧班列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2+N+X”运营脉络逐渐成型

近年来,山东中欧班列在优化网络布局、补强服务功能方面下足了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从“点”到“线”再到“面”,山东中欧班列不断完善枢纽布局,形成了“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作为全省的两个核心龙头城市,济南、青岛充分发挥陆海统筹作用,推动了山东中欧班列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如今,中欧班列已成为济南服务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重要载体。“今年国际物流运力紧张、运费激增,中欧班列为我们解决了物流运输的现实困难,物流成本降低20%左右,运输时间缩短了近一半,交付能力也得到了保障。”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王伟说。

在去年,济南中欧班列新增越南线路,总线路达14条,通达21个国家、48个城市,全年开行量1006列,稳居山东省第一;今年1-4月份,济南中欧班列开行234列,发运1.9万个标箱,中欧班列品牌力、影响力、带动力显著增强。

而作为山东省的省会,济南内陆港规划片区内的“齐鲁号”欧亚班列集结中心项目,已成为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物流枢纽。该项目集办公、仓储、堆场等功能于一体,为中欧班列的高效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记者获悉,目前该项目一期已投产运营,二期预计今年年底实现主体封顶。

再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青岛,中欧班列青岛集结中心项目作为山东高速集团投资上合新区的首个综合产业园区,是上合国际枢纽港建设的核心项目和申建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重要载体,已被列入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重大项目。项目将建设集结操作中心、跨境电商中心等多个中心,形成“物流+贸易+金融”的班列生态圈。据悉,项目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实现仓储板块试运营,年底实现项目整体竣工。建成后,也将有效提高山东中欧班列在上合示范区的综合服务能力。

数据统计,今年1月至5月,青岛中欧班列开行346列,全年力争开行1000列。凭借济青双核驱动,以山东高速“齐鲁号”欧亚班列(济南)集结中心项目和山东中欧班列青岛集结中心项目为引擎,班列为省内乃至全国的企业“走出去”提供强大支持。

此外,山东中欧班列在临沂、烟台、淄博、潍坊等地建设二级节点,并通过开行鲁疆班列,在新疆建设中转基地。在中亚地区建设阿拉木图集结中心,以及在塞尔维亚、德国、日本、韩国等地设立海外仓或办事处,逐步形成了以济南、青岛为双核,以临沂、烟台等为节点的“2+N+X”网络格局。这不仅提高了班列的运营效率,也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

“班列+”业态加速发展

“传统的海运时间长,且受风浪等影响容易延误。同时,由于回程货物不足,导致集装箱短缺等问题。而中欧班列的时效与海运相比有着明显优势,时间约为其1/4,成本只有空运的1/6到1/8。对企业来说,节省时间和减少运输成本是双重利好。”山东高速齐鲁号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耿磊说告诉记者,在全球贸易紧密交织的当下,山东中欧班列凭借其卓越的服务模式和高效的现代供应链体系,已成为连接各地的重要物流桥梁。

阔步迈入新时代,山东中欧班列走出了一条具有“山东模式”的新路子,从最开始的国际物流运输,发展到延伸物流链,融入产业链,再到拓展供应链,“经济通道”正逐步向“通道经济”转变。作为中欧班列的后起之秀,山东仅用时不到6年便跻身万列行列,发展迅猛的背后除了借鉴其他平台的先进经验之外,必不可少的便是创新导向。

在提升服务质量上,山东中欧班列实现了从初期的点对点运营向“门到门”服务的转变。在境内,山东中欧班列提供发运前端及回程分拨的一条龙服务;在境外,已初步建立起境外集疏运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务。去年底成立的哈萨克斯坦分公司,已稳步发展,累计开展境外服务1万余车。今年,山东高速集团还计划在中东欧、俄罗斯设立班列集结中心,以进一步提升境外服务能力。

在融入上下游产业链上,通过为优势产业的精准化、定制化服务,山东中欧班列为“山东好品”走出国门做好服务保障。记者了解到,山东中欧班列先后推出了家电专列、轮胎专列、化工专列、商品车专列及冷链、跨境电商等特色班列,常态化运营市场采购专列、运贸一体化专列,依托中欧班列运输优势和品牌效应,坚持服务山东优势产业发展,有力保障了国际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

在拓宽供应链上,搭建“齐鲁号”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依托山东高速林产物流园,临沂市运贸一体化专列日益稳定,并在济南、青岛同步推开。为更好地满足山东老百姓日益提高的物质消费需求,推出“齐鲁号·全球购”民生服务平台,德国啤酒、意大利牛肉、法国葡萄酒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质商品,也随着中欧班列“全球购”进入千家万户。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创新‘班列+’发展,将在运贸一体化、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等方面加强规划研究,推动‘班列+贸易+园区+保税’等新模式、新业态,积极打造以山东中欧班列为龙头的产业生态圈。”耿磊介绍说。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贺楚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