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乘“数”而上,济南因地制宜描绘城市新底色

2024-05-18 18:36:1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当下数字化转型的浩荡潮流里,济南,这座融合了古典韵味与现代活力的城市,正凭借其无限的创新动能与前瞻性的战略视角,加速驶向新质生产力发展快车道。

5月11日,一场以“向‘高’而攀 向‘新’而行”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在济南举行,面向全国广泛集聚创新资源,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该发布会推出了70个新质生产力领域的数字场景,包括银丰生物、浪潮科技在内的8家企业参与到推介新质生产力领域数字场景之中,这不仅是济南在新质生产力探索之路上的实质性迈进,更深层次地反映出济南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医疗康养等多个领域正在进行全方位革新与深度整合。

深耕数字生态

今年3月,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在市委党校2024年春季开学典礼上明确表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聚焦数字化、绿色化、医养健康三个重点方向,扎实走好具有济南特色的发展路径。

数字基础设施作为综合应用数字技术的平台,是实现对传统行业进行全面性、全过程转型的关键基础。近年来,济南市不断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数字经济领域探索规模扩张的同时,更着力于构建一个富有活力的数字生态体系。一组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济南软件名城评估位列全国第7,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算力规模达1900P、居全省首位。

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特大型输变电产业集团,业务涵盖输变配电设备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检测、集成,输变电在线监测、数字电网技术开发等,也是国内特大型电力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对于此类企业来说,打造强而有力的“确定性网络”,是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智能制造水平的关键。据悉,确定性网络能够确保数据传输的低时延、高可靠性和带宽稳定性,这对于山东电工电气集团而言,意义重大。

记者了解到,在山东电工电气集团全链条智能制造项目中,依托确定性算网一体化底座,通过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可实现全线设备的自动化升级和远程智能控制,设备实时工作状态、产线运行情况可在智慧设备管理平台上实时监测、实时分析,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可实时告警、显示故障原因并给出处理意见。目前,该项目已投运各子项目50余项,年度经济效益超过5000万元。

数字化的“风”也吹到了传统制造业。基于浪潮海岳工业软件诞生的章丘区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的“710智能工厂”车间,据悉,这里的工人上班只需要到工位上刷卡便可领取工作任务,进行配料、组装,再由机器人进行运输,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目前,该车间实现总库存降低37%以上,产能提升38%,产品加工周期降低30%以上,真正实现数字化、自动化、高阶化、标准化、精益化和可视化。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济南全市新增2个省级数字经济园区、4个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形成了以浪潮集团、高速信息、中孚信息、山大地纬、华天软件等一批重点企业为引领、2000多家优秀企业集聚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新质生产力向“绿”而行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也是绿色生产力。一直以来,济南不断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更是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绿色化发展的重心。

今年3月,比亚迪第700辆新能源汽车在济南起步区新能源乘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园亮相。从2021年8月签约落地到仅用7天完成正常两个月的工作量保障项目用地需求,从2023年年产24万辆,再到今年预计年产30万辆整车,比亚迪已成为济南起步区新质生产力发展速度的见证。
与此同时,落地起步区两年,以比亚迪为链主,以起步区为中心的一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日益健全。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比亚迪已在山东范围内吸附聚集将近400家上下游企业。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泉集团”)是一家从“玉米地”里走出的企业,也是助推济南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代表。作为我国树脂类产品研发及生产的龙头企业,突破国外电子级树脂的行业壁垒成为了圣泉集团研发团队心中多年来始终难以磨灭的信念。
记者了解到,要使电子级树脂材料达到高纯度,要去除可溶性金属离子产生的影响,需要实现“油水两相分离”。经过多年探索,2008年,ppm级金属杂质含量的封装模塑料用电子级树脂开发成功,通过了终端芯片封装客户的验证,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进口产品的国产化替代;3年后,ppb级金属杂质含量的光刻胶用电子级树脂也开发成功。
18年来,圣泉集团研发团队在电子级酚醛树脂的基础上又研发出20多个系列上百种电子材料树脂,单个产品在国内细分市场的占有率高达80%以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我只是千千万万中的一分子,对我来说,创新是颠覆式的自我革命,也是我们作为新材料研发工程师的必然使命。”圣泉集团电子材料研究所所长刘耀说。

医药创新与民生并重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领域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新质生产力也正逐渐成为引领该行业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的核心驱动力。作为一家以努力为中国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的国产优质好药的良心药企,在齐鲁制药总裁李燕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为了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作为企业,要发现这种需求并满足它,这是企业价值的体现。国产药品若能满足老百姓的临床需求,同时生产出来的药品能够实现用药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我认为这就是生物医药行业的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也要求有突破性的创新。对于生物医药行业而言,突破性创新的源头在于生命科学,再者是生物制造,然后是创新药,最后是能推动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李燕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市医药领域的代表企业,齐鲁制药将2023年研发投入的2/3投入到创新药研发中,并打造了一支由3000多名高素质创新研发人才组成的药物研发队伍。“做药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要凝心聚力,耐得住寂寞,做到始终如一,以有温度的科技创新,研发生产临床需要的药物。”李燕表示。

人才“活水”注入澎湃“智”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而创新之道,关键是人。扎实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方能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动能。

5月11日,济南举办首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1500余家用人单位参与,提供优质岗位达2.6万余个,从市委人才办到市直单位以及各区县(功能区)均参与其中,充分展现了济南在人才招引上的重视与诚意。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龙头企业,近年来,浪潮集团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位于济南高新区的浪潮集团,就人才工作构建起“四梁八柱”,陆续出台引进高端人才专项基金、安家补贴等政策,同时扩大高校人才引进规模,优化成长机制,专注于培养高精尖人才,并为各类人才畅通多元职业发展通道。

同样,作为济南标杆企业之一的力诺瑞特,在今年3月举办的2024年全国优秀合伙人峰会上,力诺瑞特现场与上海交通大学进行战略合作签约,充分发挥力诺瑞特——上海交大博士研发创新团队的高校人才优势,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加码。

一直以来,济南都在以一座城的诚意和礼遇,用最具温度与力度的方式表达对人才的重视与渴求。记者了解到,2023年,济南全市新增青年人才超过16万人,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78万人,连续两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荣誉称号。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杜姿霖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郑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