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 山东专项审计聚焦做好“下半篇文章”

2023-07-25 19:11:5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7月25日,山东省审计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2022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2022年,我省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043.23亿元,总支出4891.49亿元,结转下年151.74亿元,省级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各项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2022年以来,山东省审计厅立足经济监督定位,高质量推进审计全覆盖,扎实做好“经济体检”,以有力有效审计监督推动经济量质齐升。在保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财政资金安全高效、推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等方面开展全省整改专项行动,审计整改工作权威进一步树立、效率进一步提升、成效进一步彰显。

专项审计促进生态修复拨付9640万元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2022年,山东审计部门紧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海洋产业发展等高质量发展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审计,推动政策优化调整、落地见效。

2022年以来,我省审计机关紧扣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组织对4市14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我们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仍存在向企业违规发放地下水取水许可证、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出现返黑返臭现象、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转不正常、挤占挪用或滞留专项资金等问题。”山东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晓峰在发布会上介绍,针对上述问题,山东审计部门以审促改、以改促建、以建促管。截至目前,已催缴污水处理费等1.27亿元,促进拨付生态修复、污染防治等资金9640.34万元。

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2023年初,山东省审计厅对淄博、枣庄、烟台等7市及所辖7县开展乡村产业振兴政策措施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指出了“部分特色产业重点事项推进缓慢、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意识不强、缺乏后续保障落实措施、产业项目和资金效果未达预期、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政策落实存在一定差距”等问题。

对此,7市即知即改,先后拨付财政资金6835万元,出台支持牡丹产业发展、打造大蒜产业集群等层面的制度办法,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产业项目实现复工或投产。

此外,围绕促进惠民惠农补贴落地见效,疏通乡村振兴堵点痛点,山东省审计厅于2022年对济南市历城区等14县(市、区)惠民惠农补贴“一本通”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审查了农机购置补贴等12项补贴,涉及资金近63亿元,涵盖121个镇街、2938个村。

山东省审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玉强在发布会上指出,在审计过程中,“一本通”政策推进缓慢、未按规定期限发放渔业成品油价格补助、补贴审核发放不严格、违规享受耕地轮作休耕补助、应享受未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复发放耕地地力补贴等问题成为本次审计的重点。“发现问题后,省级15部门联合出台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本通’管理办法,市县政府完善规章制度24项,向纪检监察机关等移送问题线索4件,督促发放或追回补贴资金1436万元,追究12名有关人员责任。”王玉强表示。

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法定职责和永恒主题。2023年以来,山东审计机关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推动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更可持续。

“在财政资源统筹,提高配置效率方面,我们加大对政府性资源统筹管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收入管理、存量资金统筹盘活等情况的审计力度,发现存在部分非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未按要求纳入预算统筹使用,部门单位结存银行存款压减不到位,整体压减规模小;有的部门单位存量资金统筹盘活不到位;有的部门单位土地转让款、车位出租费等收入收缴不及时或未上缴国库等问题”。山东省审计厅财政审计处处长李劲松介绍,上述这些财政资源“趴在账上睡大觉”或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影响了财政资源统筹管理的系统性、协同性。对这些问题,山东审计部门推动财政部门建立全覆盖、全链条的财政资金监控机制,深入推进全口径、一体化预算管理,做大财力“蛋糕”,进一步释放“集中财力办大事”效应。

此外,在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预算绩效管理两方面,审计发挥财政杠杆作用,要求科学谋划、合理确定支出规模和保障重点,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把更多财政资源腾出来用于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与此同时,督促财政部门加强源头管控、系统治理,实行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运作,强化对重大政策、项目的重点监控,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加强国有资产风险管控

国有资产管得怎么样、用得好不好,关乎国之命脉、人民福祉。发布会上,李劲松还介绍了有关审计工作报告反映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的情况。

记者了解到,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山东审计部门对6户省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关注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以及国有资产发展潜力和风险管控情况。

“从审计情况看,这些企业通过清理整合非主业资产、强化亏损企业治理、加强重大经营风险管控等措施,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审计也反映和揭示了企业在质量效益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对这些问题,我们督促省国资委及相关企业强化资产监管、流程管控、投资决策的刚性约束,建立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机制,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可控、有效运营。”李劲松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为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提升使用效益。在2022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审计中,山东审计机关对省级部门单位国有资产基础管理、资产配置和处置、改革过程中资产划转和移交等情况进行了重点关注,对18个部门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

审计结果显示,18个部门2022年底资产总额79.3亿元,比上年增长4.03%,“家底”更加殷实。同时,审计也发现,随着资产规模持续壮大,一些部门在基础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有的资产数据登记不完整不准确,有的已完工项目未转入固定资产,有的违规使用和处置国有资产,影响了资产的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

对此,山东审计机关推动省财政厅深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统筹盘活改革,加大资产共享共用力度,推进资产市场化运营,提升资产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

张晓峰指出,下一步,山东审计部门将持续聚焦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加大对助企纾困、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政策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开展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政策落实和资金专项审计调查、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审计、义务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政策落实情况审计,把审计跟进到民生项目和资金的“最后一公里”,更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同时,将紧扣预算绩效管理、农村、科技创新、营商环境、国有经济管理、地方金融监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依法履行审计职责,坚持一体推动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对制约发展、阻碍改革的“陈规旧俗”,以及改革发展中存在的推诿扯皮、玩忽职守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及时予以反映,推动各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冯云云 杜姿霖

通讯员 孙艺珊 邵彩霞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杜姿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