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威海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出海“抢订单”,已有近百家企业赴海外参展,参加贸易促进活动;春节过后,企业复工复产热情高涨,2月1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95.5%,2月6日实现百分之百复工;针对用工短缺问题,连续组织17场招聘会的同时,招工大篷车奔赴各地“抢人才”……
起步就是冲刺,威海人干出了拼抢争的精气神,跑出了追赶超的加速度,企业有奔头,创业有劲头,青年有盼头,城市活力持续迸发。
企业有奔头
1月28日,威海召开2023年工作动员大会,荣成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捧回了“2022年度全市突破百亿元目标企业”的奖牌。从2018年底成立,到2022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元,荣成歌尔只用了4年时间。
一座城市活力强不强,工业经济是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威海锚定“先进制造业强市”这一目标,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等七大产业集群。梳理医药医疗器械等10条优势产业链,持续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数量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利润率、高新技术产值占比等指标稳居全省前列。
既要鼓励企业自主膨胀,又要加强引导和培育,形成梯次发展的良好格局。荣成歌尔科技有限公司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威海正全力实施的“百亿企业”培育工程、企业冲击新目标工程和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今年,在做大企业体量方面,威海加速推进“百亿企业”培育工程,争取新增过百亿企业2家;在做优企业质量方面,构建覆盖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新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150家;做多企业数量方面,精准开展培育库企业“升规”指导,争取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0家。
创业有劲头
在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的便民服务中心,一家企业负责人通过商事登记智能终端,经过身份智能认证、信息自主填报等步骤,短短几分钟,一张加盖审批部门印章的营业执照就从机器下方端口打印出来。
如今,80余台商事登记智能终端已覆盖威海8个区市53个镇街的政务服务场所,并向部分商圈、园区、村(社区)延伸,威海成为全省首个全域智能化开办企业的城市。
营商环境建设是招商引资、创新创业的强力保障,也是让市场主体迸发活力的催化剂。威海集成全市优质政务资源,打造线上营商环境全景式集成平台“威海营商行”。平台具备政策查询、办事服务等多项功能,目前已提供办事服务端口957个,为企业和群众发放“免申即享”资金1亿多元。
威海坚持让市场主体站在“C位”,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揭榜攻坚”专项行动,凝练提出125项“揭榜攻坚”任务;常态化实施营商环境“病例问诊”行动,累计梳理出的64处短板弱项,形成整改作业清单。去年,威海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80多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落户威海,2个案例成功入选山东省营商环境跨领域“揭榜挂帅”项目清单。
青年有盼头
“现在我们的研发设计团队、实验室和科研试验码头都在一个园区之内,周转距离步行5分钟,做浅海试验时一天修改、海试往返可进行多次,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智真海洋科技(威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锦亮说。
三年前,韩锦亮带领团队来到威海,进驻远遥浅海科技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看中的就是这座城市对年轻人创业的重视和扶持。目前,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研发团队,已取得十几项科研成果。浅海科技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在城市中心打造了国内最便捷海上试验场地,并对进驻企业提供创业指导、创业期基金支持等,为创新创业“加足马力”。
青年人才的集聚是一座城市的活力之源。近几年,威海把青年优先发展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写入市党代会报告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去年成功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
威海加快实施“人才兴威”战略,打造“英才计划”人才政策体系,围绕“引、育、留”制定一揽子暖心政策。健全就业扶持政策,对稳定就业创业的本硕博毕业生连续3年每月发放1000-5000元生活补贴,累计发放津贴1.9亿元;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全职引进的产业紧缺人才,经认定给予最高30万元的工作补贴;实施青年安居工程,建设人才公寓50万平方米。目前,威海高层次人才总量、增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列,连续上榜“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前50名。
打造精致威海
2023年威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作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积极融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不断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争当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
今年,威海市要在精致城市建设上再上新台阶。继续坚定不移把精致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领域全过程,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提升,扎实推进“全域精致·共富共美”,不断增强全域发展的精致性、融合性、协调性,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城市魅力。
在经济发展层面,威海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突出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地位,对接省十强产业,做大做强七大产业集群,做精做细十条优势产业链,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进一步打好政策“组合拳”,优化各类涉企扶持政策,着力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按照“1+6”项目推进体系,推进774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982亿元。滚动推动“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实施248个市级工业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42亿元。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关键节点,实施一批示范引领性强的集群重点项目,加快推进20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采取集中办理、并联审批等措施,高质高效办理项目落地手续,确保项目滚动实施、接续有力。
开展智能制造赋能专项行动,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引导先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改造、服务型制造转型,推进10个省级以上“两业”融合试点建设,新认定市级以上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0家、工业设计中心10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平台企业发展,新培育15个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持续挖掘工业大数据典型应用场景,争取获评15个省级以上大数据示范标杆。
推进产业差异化发展,引导各区市、开发区重点建设1—2个专业化园区,做大做强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碳纤维产业园等专业特色园区。推进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产业园、中日(威海)产业合作园建设,支持服务贸易产业园提升科技研发、服务外包等产业,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合园区建设。推动化工产业园提档升级,提升园区本质安全和创新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丰富新型经济业态。完善各类园区基础设施,提升产业承载能力。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吴绍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