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谭旭光挂帅重汽四年“死磕”创新走出了什么成果?

2023-01-10 14:00:4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作为与中国商用车产业共同成长的企业,中国重汽见证了中国商用车从无到有、从大到强的发展历程,走出了一条从技术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创新,再到自主正向开发的战略转型路径。

曾有人问谭旭光:“在您眼中,谁是最可爱的人?”他立即回答:“那些像‘疯子’一样去创新的人,是我们企业最可爱的人。”

谭旭光挂帅重汽四年,正是以疯子一样创新的精神,走出了一条属于重汽的创新道路。

与中国共成长,凸显领军者姿态

1956年,中国重汽的前身——济南汽车配件厂成立,并于1958年引进苏联汽车车型,研发出黄河牌JN220越野汽车;1960年,济南汽车配件厂制造的黄河JN150下线,成为中国第一辆重型货车;1966年,济南汽车配件厂更名为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并于1978年引进罗马尼亚罗曼汽车技术;1981年,应用新技术的黄河JN162系列货车亮相;1985年,首辆在中国组装的斯太尔91系列货车下线,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大吨位货车的历史。

2001年,重组后的中国重汽以“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回归,先后与瑞典沃尔沃卡车公司、德国曼恩公司合作,并于2004年推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重型货车产品——豪泺7系列。2009年,中国重汽集团与德国曼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2011年上海车展期间,中德双方发布全新高端品牌SITRAK(中文名为汕德卡),同时,该品牌首款量产车型T7也在车展上亮相。

2018年9月1日,谭旭光正式挂帅中国重汽集团,带着“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激情文化,以及“一天当两天半用”的效率文化入驻中国重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在4年时间里带领中国重汽跑出了高质量加速度。

2020-2023年的这几年,是中国重汽向世界一流全系列商用车集团全速奋进的阶段。谭旭光在中国重汽2020商务年会上提出,中国重汽2025年前要实现三个“20万”的战略目标,即重型货车国内销量稳定在20万辆,中轻型货车国内销量稳定在20万辆,轻型商用车销量稳定在20万辆。

中国重汽2020年财务年报数据显示,中国重汽共销售重型货27.84万辆、轻型货车18.10万辆,在2020年部分达到了2025年的预定销售目标。

2021年,在国内重型货车市场因国五切换国六完成导致2021年销量前高后低的背景下,中国重汽展现出行业领军者姿态,重型货车销量实现逆势增长,全年销售28.18万辆,行业排名升至第二;重型货车市场占有率超20%,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增幅行业第一。

在市场占有率增长的同时,中国重汽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货车短板明显改善。2021年,中国重汽货车板块市场占有率实现翻番式增长,增幅位居行业第一,已全面布局快递、冷链等重点细分市场;在搅拌车板块,导入智联泵产品,持续引领行业产品革新,销量和市占率行业第一;在牵引车板块,中国重汽市场占有率增幅行业第一。其中,汕德卡系列牵引车最近五年年销量复合增长率65.8%,持续引领行业迈向高端;AMT重型货车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均为行业第一。在出口方面,中国重汽的优势得以延续,2021年重型货车出口销售5.41万辆,同比大增75%,连续17年保持国内重型货车出口第一。

不被“卡脖子”,核心技术别人“拿不走”

中国重汽销量的“加速度”,离不开其技术领先战略“引擎”的助推,这也为重汽实现10年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别是谭旭光任职中国重汽董事长之后,尤为注重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和研发精英人才的培养。中国重汽在科技创新能力、重大科研创新成果、科研队伍建设、研发生态建设、销量和市场占有率上取得了新突破。

目前,中国重汽已形成日产近千辆整车,年产25万台发动机、70万根车桥的生产能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重汽速度”。

作为重型货车行业的引领者,中国重汽拥有雄厚的技术储备和持续的研发投入。为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研发的积极性,中国重汽实施“揭榜挂帅”工作机制,“揭榜挂帅”竞争性强、透明性强、目标性强,成为科研人员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催化剂,也成为中国重汽自主研发、勇攀科技高峰的“利器”。2018年以来,为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实现从技术引进向自主正向开发转型,中国重汽集团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明确市场输入、产品规划和项目开发目标,逐步建立起基于需求管理和产品论证的正向开发流程,规范了内部产品开发项目管理阶段定义,统一信息传递渠道和数据规则,实现了各业务部门协同开发,压缩了产品开发周期,提升了产品质量。

中国重汽深知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需警惕“卡脖子”技术问题。对于核心关键技术的掌握,中国重汽持续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结合创新链发展产业链,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同时,完善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基于自主正向开发流程,中国重汽先后推出新黄河干线物流牵引车、新黄河矿用自卸车、豪沃轻量化公路牵引车、无忧换档AMT变速器、MCY系列高可靠车桥等产品,对于其夯实核心竞争力和引领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始于黄河,重塑黄河

黄河品牌的重启,便是重汽科技创新的成果之一。

作为中国重汽自主正向开发的代表作——新一代黄河重型货车,基于空气动力学、人机工程学理论以及主挂一体设计理念,以满足使用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要求为约束条件,正向开发了超低风阻驾驶室总成、驾驶室与挂车之间的空气导流套件,结合主动进气格栅等部分气动附件的电动化和智能控制技术,整车风阻系数低于0.36。通过优化燃烧过程组织,集成应用低摩擦技术、动力附件电动化等先进技术,自主开发并量产了高效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路线柴油机,热效率同款最高;基于动力控制单元(Power Control Unit,PCU)控制平台的动力衔接性一体化标定技术和路况特征采集技术,开发了具有智能换档功能的自动变速器,实现了动力总成的优化匹配;开发了高效长寿命MCY12系列驱动桥,其机械效率最高达到97.6%;整车动力传动链最高机械效率达93.6%。

采用基于模型预测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理论,开发了人、车、路协同的整车能量管理和策略,通过PCU实现了对发动机和AMT变速器的协同控制、整车路径规划、车速优化、动力附件节能管理等智能控制和自适应巡航功能,达成综合节能效果,与传统车型相比,黄河重型货车在长途干线物流运输工况下百公里油耗节省4L左右。

中国重型货车始于黄河,黄河在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于中国重汽更加意义非凡。重塑黄河,这是中国重汽朝着“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车集团”的战略愿景迈出的关键一步。

结束语:

行百里者半九十。

从无到有、破旧立新的创新之路,注定道阻且长。重汽用其持之以恒的毅力和闯关夺隘的勇气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重汽勇立潮头!

本文节选自《中国商用车发展报告(2022)》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