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淘宝伪装者:当代年轻人的又一场“网络行为艺术”

2022-10-28 14:44:3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淘宝用户网友们,正在“入侵”各大社交平台。

近日,网络上出现大量加星带钻的用户名,顶着标志性的橙色淘宝头像,模仿经典的淘宝买家秀话术,在各大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留言。

他们整齐划一地刷着“五星好评”“期待收货”等评论,在橙色头像的马甲下放飞自我,以“淘宝伪装者”的身份打造了一场“当代网络行为艺术”。

而如此颇具无厘头意味的“身份错位”狂欢形式,也反映出当前时代背景下年轻人的复杂心理。

化身“淘宝伪装者”,“入侵”社交平台

在10月14日,“用淘宝做头像是什么梗”登上微博热搜。

而事实上,在此之前,各大社交平台中无论短视频还是图文的评论区,都早已“沦陷”。统一格式的用户名与默认的经典淘宝头像,井然有序地陈列着,并贡献出一句句耳熟能详的“淘宝语录”。

在小红书的帅哥美女自拍底下,评论区“亲,礼貌询价”“能参与双11满减吗?”“这么贤惠的男友包邮吗”不绝于耳。而在美食分享、萌宠日常等话题下,“该用户未及时发表评论,系统默认好评!”“五星好评,已分享给姐妹下单了!”“好吃,会回购!”等文不对题的评论层层叠加,看完好似余音绕梁,挥之不去。

放眼望去,一片红澄澄的景象,仿佛淘宝与各大APP相互串台,营造出一种幽默的错乱感,令参与其中的年轻人极易产生共鸣。

一方面,在同一头像、话术与风格的行为中,足够庞大的淘宝用户群体“伪装其中”,能够轻易放飞自我,释放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网友的加入,这种氛围渐渐蔓延开来,又何尝不是当代年轻人对于外界刻板印象的一种“反讽”——在看似“千篇一律”的匿名淘宝用户马甲下,是外界对于年轻人“小众”“特立独行”等标签的不攻自破。

要知道,类似的“行为艺术”是独属于年轻人的社交狂欢,而这也早已不是年轻人第一次这么做了。

独属于年轻人的社交狂欢

2022年,第一个全网出圈的表情包,当属一只来自《西游记》里的豹子精。

彼时,无数网友换上金钱豹的头像迎接新年,在头像、壁纸、朋友圈背景中到处刷屏,缔造出一支规模庞大的“金钱豹大军”,频上热搜。

此外,前段时间,诸如“AAA建材批发”格式的网名突然爆火,无数网友顶着“AA建材王哥”“AA花卉批发张姐”这样的网名,换上粉嫩的水莲花作为头像,以中年人口吻互相寒暄,并搭配标志性的大拇指、玫瑰花、爱心等表情包,在豆瓣、小红书等平台大行其道。

诸如此类的行为,还体现在短视频平台上抖音“过了20岁就别穿得像个孩子”的跟风拍摄、热门评论区重复性玩同一个梗的“复古行为”……

在这一个个稍显“魔幻”的集体行为下,年轻人用“改头换面”的方式为自己带来新鲜感,也将小众的、朋友间的玩梗扩散成网络上的出圈现象。同时,统一的行为模式能够充分赋予年轻人归属感,并在群体之间快速传播。

网络用语或者熟悉的头像能够拉近彼此,增添亲切感,乃至制造出更多的梗,形成“梗的乐园”。

究其原因,在于当一个“梗”成为年轻人心照不宣的默契时,彼此之间的社交成本将被大大降低——比如同样披着“淘宝伪装者”的身份,年轻人互相很懂对方在说什么,也就容易提高其交流频率,甚至对于“社恐”来说能够成为开启互动话题的突破口——毕竟大家都是“自己人”。

当然,这种崭新的体验,也让年轻人在玩梗的同时,找到了自己的情绪出口。

网络“行为艺术”成为年轻人的情绪“出口”

这个时代,一切皆可内卷,但也许年轻人不行。反内卷不是躺平任嘲,而是不会被传统规则所束缚。相比于上一辈人,年轻人更注当下即刻的感受。

当今时代给予年轻人的压力之大已无须赘述,但他们明白生活是自己的,自我关怀很重要,娱乐自己也很重要。而成为“淘宝伪装者”,参与到一次次的网络行为艺术中,能够让年轻人寻求暂时摆脱社会身份的方式,忘却现实压力,在身份错位中获得崭新的社会体验。

某种程度上而言,“淘宝伪装者”也很好地反映了这届年轻人反内卷、图娱乐、图清净的真实现状。

与此同时,“淘宝伪装者”的统一匿名头像,也为喜欢隐藏身份、注重隐私保护的年轻人所喜爱,使之获得“暗爽”的乐趣。而怀揣这种娱乐至上的心态,到网络上展开一些无伤大雅的“恶作剧”,则是年轻人们宣泄自身情绪的一个出口。

这个社会总是喜欢对年轻人说教、规训,谈及90后必是“垮掉的一代”,00后则是“整顿职场”。撕开这种刻板标签,年轻人扮演最普通的淘宝用户、扮演“油腻”的中年人、扮演转发锦鲤与金钱豹的祈愿者等种种行为,无一不在诉说对匿名话语权的需求、对刻板印象的反抗。

所幸的是,在线上交流无比便捷的今天,年轻人的情绪有了出口。而一场场“行为艺术”,也将他们的声音传递给了世人。

在碎片化的时代,年轻人用一种近乎“解构之后再重塑”的整活方式,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反差感,将生活中的压力释放在无厘头的“图一乐”表象之下。

表面上来看,“淘宝伪装者”是年轻人在回避社会的要求、现实的压力,以独立的、多样的身份去体验世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当代年轻人需要一个“出口”,而恰当的“行为艺术”正是为此量身定制。

毫无疑问,“淘宝伪装者”不是年轻人的第一场行为艺术,也不会是最后一场。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记者 孙姮 李雨馨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