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宜信普惠“助贷”疑云

2022-07-08 13:15:5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继今年4月宜信普惠遭济南一市民投诉“车辆抵押贷款变融资租赁”后,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日前再次接到多起投诉,均涉及宜信普惠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简称“宜信普惠”)此前推出的相关业务。

多名客户反映称,自己原本想申请的车辆抵押贷款变身融资租赁业务,还被收取了管理咨询费,对此宜信普惠回应称,上述业务其实是该公司推出的“助贷”业务。针对客户表示自己被业务人员话术“诱导”,在不明确合同内容、不了解还款规则的情况下签订合同一事,宜信普惠则表示,合同签署过程中已向客户清晰解释,并对签约过程进行了视频录制。 

车辆抵押贷款变融资租赁

“我是2021年4月通过宜信普惠烟台运营中心和一家叫海金宜创的融资租赁公司签订了一笔112000元的车辆抵押贷款,签订合同的时候,宜信普惠的业务人员告诉我,使用这笔资金的年利率在10%左右,我能接受就签订了这笔贷款合同。”烟台刘先生告诉记者,截至今年5月底,他已还款12期,每月还款6570.71元,合计还款78848.53元。

令刘先生没有想到的是,在其已经还款近70%的贷款本金后,剩余未还的本金及管理咨询费还有接近8万元,“按照目前的月还款额计算,资金成本已经超过之前业务员给我介绍的10%。”刘先生表示。

来自威海的邹先生与刘先生有着类似的经历,2019年邹先生在当地宜信普惠业务人员的介绍下,约定办理车辆抵押贷款,但后来发现汽车抵押贷款变成了和其他公司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采访中,邹先生表示自己“从未被明确告知过合同内容”,而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也没有披露该笔借款信息的实际利率情况。最终,邹先生通过车辆抵押贷款了14.2万元,实际到手金额为13万元左右,按照还款计划,邹先生每期需偿还5571.07元的本息费和630.48元的管理咨询费。

了解情况后,记者联系到宜信普惠,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在随后的回函中表示,出于人道关怀政策,该公司已为刘先生提供了减息结清方案,降低其还款经济压力。邹先生经个人考虑,决定继续履行当前合同中的还款计划。

凭空出来的“管理咨询费”?

除了车辆抵押贷款业务变“融资租赁”外,采访中多名客户表示,自己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存在不明确合同内容、不了解还款规则及具体金额等问题。

“我至今都没有收到过宜信普惠给我发送的任何纸质版或电子版合同。”刘先生告诉记者,他曾多次就还款细节与宜信普惠客服联系,但一直无人给出明确答复。

来自东营的付先生则表示,直到向媒体投诉前,自己都不知晓管理咨询费的存在,为其办理“贷款”的业务人员也从未提到需收取该费用。

“办车辆抵押贷款的时候年纪小,车子也是家里人给买的,自己没有这么强的还款能力,当时给我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在知道我不想把‘贷款’的事情告诉父母的情况下,找了他们公司其他同事冒充我父母同意‘贷款’,并在‘双录’时要求我按照‘标准答案’回答。”

针对付先生的说法,宜信普惠回应称,“我们通过签约视频核实,付先生需要支付的各项费用在相关协议中进行了明确标示,签约过程中我司也为付先生进行了详细地讲解,客户是在理解、知悉合同条款的情况下主动自愿签约。”

针对多名客户质疑的“车辆抵押贷款”为何变成了“融资租赁”,宜信普惠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本身提供的是‘助贷’服务,融资租赁公司均持有融资租赁牌照,接受地方金融监管机关的监督管理,融资租赁业务的形式就是‘车辆售后回租’,我们的业务人员在为客户办理业务过程中,会明确告知合同的内容。”

融资租赁公司为何不与客户直接签订合同,而是通过宜信普惠此类的“中介”签署相关协议?上述业务中“管理咨询”收费项目是否透明公开,收取这一费用有何依据?宜信普惠与客户签订合同时,是否会向客户明确告知合同内容、贷款金额、还款利率等一系列相关信息?

对此,宜信普惠表示,“在服务客户过程中,秉持合法合规的原则,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标准化服务流程。在合同签署过程中,向客户清晰解释了车辆售后回租融资租赁的业务性质、还款计划等情况,并在征得客户同意下,对签约过程进行了视频录制。”

管理咨询业务不受金融办监管

据了解,融资租赁业务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诞生于美国,近年来,我国融资租赁行业较快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全景图谱》显示,截至2021年6月,国内金融租赁公司数量在70家左右,内资租赁公司数量则达到418家。

融资租赁主要分为直接租赁和售后回租两种模式,宜信普惠所说的“售后回租”,即融资租赁业务中用户拥有车辆并将其出售给融资租赁公司,然后通过支付租金将其从公司租回的商业模式。

天眼查显示,宜信普惠于2011年3月在北京市朝阳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唐宁,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经济贸易咨询;财务咨询等。同时,记者注意到,上述几起投诉中涉及到的融资租赁公司,法人代表均为唐宁。

“我们平时做的都是一些大型机器的抵押,直接与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联系,从不通过中介机构推介业务。”省内一大型融资租赁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

“宜信普惠并非具有金融牌照的金融机构,业务不受我们监管。”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宜信普惠公关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业务更多针对在银行等普通渠道已经无法取得贷款的用户,在客户急需用钱时,根据其自身条件提供相应业务满足贷款需求。

融资租赁公司通过中介公司推介业务的行为是否合规?上述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宜信普惠相当于一个中介,受所在地登记的工商管理局监管,有些在银行渠道贷不到钱的消费者,可能会找到他们寻找贷款的途径,具体情况要看合同约定。”

公司主体已多次被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本报接到的几起针对宜信普惠“车辆抵押贷款变融资租赁”的投诉,均发生在山东区域,业务发起时间集中在2019年之后。对此,宜信普惠表示只是偶发性事件。同时,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经不再提供这一类型的“助贷”服务。

据了解,此前宜信普惠曾在山东布局多家线下门店,近年来各地门店已相继关停,客户反映的工作人员在业务推介过程中的“诱导”行为是否存在?对此,宜信普惠并未回应。

采访中,付先生的父亲曾向记者表示担心宜信普惠业务的合规性,“现在一直是我们帮他还钱,最担心的就是把钱还完却无法取得车辆的所有权。”

这一担心并非空穴来风。此前有媒体报道,2019年3月,宜信普惠怀化分公司因涉嫌开展非法金融活动,被当地有关部门查封。同年8月,裁判文书网发布了一则涉宜信普惠的判决书,认定宜信普惠系列公司涉嫌“套路贷”等刑事犯罪,需移送公安机关进行处理。

截至发稿,天眼查天眼风险数据显示,宜信普惠自身风险607条,周边风险804条,历史风险57条,预警提示高达1559条,风险总量共计3027条。

而在黑猫投诉上,有关宜信普惠的投诉超过7000条,涉及“高利贷、暴力催收、砍头息”等。记者也注意到,在其他不少投诉平台及互联网社交平台上,有关宜信普惠收取“天价变相砍头息”“暴力催收”的字眼也时常出现。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6月15日,宜信普惠因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而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执行标的为19923元;6月30日,公司主体再次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执行标的为12272元。在此之前,宜信普惠已被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法院、巴彦卓尔市临河区人民法院先后四次强制执行,执行标的分别为37648元、34678元、1144元和62538元。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冯云云 杜姿霖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白鑫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