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善为药者李燕:创新为叶,大爱为根

2022-03-08 11:29:1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中国济南,不知不觉间,绿荫扶疏的齐鲁制药集团,已然走过40个春夏。 

装备精良、被外界戏称为“宝马停车场”的细胞培养实验室里,一个个细胞培养罐诠释着精准的释义;从北国到南海的十大生产基地,一位位齐鲁制药个体释放着创业的激情。 

当齐鲁制药的产值五年一个大跨越,连续实现20%的年度增幅突破344亿元关口时。我们不禁会问,齐鲁制药的抛物线为何每次在攀至高点时,都能有预见性地换道“第二曲线”? 

当国际医药巨头逐鹿中国,民族医药企业快马加鞭之时。我们不禁要想,后疫情时代为何齐鲁制药敢于喊出打造世界级民族药企的旗帜? 

这是齐鲁制药集团的“中场战事”,也是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的“中场之问”。时光轻浅处,或许这句老话会是一个作答:善为药者!心欲小而胆欲大,行欲方而智欲圆。 

心欲小:从一句“还行”中看实事求是

(心思细腻的李燕清楚地知道,制药行业是一个长周期行业,国内医药企业与全球顶尖医药企业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鸿沟。以2020年全球医药企业营业收入排行榜来看,营收超过100亿美元的制药企业中没有一家中国企业)

在齐鲁制药集团高质量发展40年图片展览上,上百个企业历史事件“串起”富有质感的时空长廊。从1981年至今,齐鲁制药已铺就了“从实验室到医院”“从农田到餐桌”“从养殖场到舌尖”的产业图谱。 

不久前,李燕接待一位前来调研的领导,问及企业近来发展情况时,李燕作答:“还行”。这扯开了对方话匣子,“每次来,你都说还行,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李燕这才说道:“(2021年营业收入)比去年营收(2020年)增加20%多。” 

“还行。”这是颇具李燕性格色彩的语言,用她的话说就是:“齐鲁制药一直强调做事要实在,做什么事都要讲究实事求是。” 

据齐鲁制药公布数字,2021年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44亿元,同比增长25%,多年雄踞山东省制药企业第一、中国医药工业十强,名列制造业企业500强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对于上百亿元营收的医药企业而言,年度增幅连续两年超过20%的并不多见。再从一项重要数字仿制药获批数来说,2021年国产仿制药获批企业中,齐鲁制药、扬子江药业、中国生物制药位列前三。其中齐鲁制药拿下23个获批品种,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甲磺酸雷沙吉兰片、二甲双胍维格列汀片均是国内首仿+首家过评。

仿制药是关乎民生基本用药的大事,截至目前,齐鲁制药已有97个品种通过国家一致性评价,在前五批国家集采中累计中标34个品种,过评品种数与中标品种数均位列第一。

不过,李燕也清楚看到,国内医药企业与全球顶尖医药企业之间还存在着很深的鸿沟。以2020年的全球医药企业营业收入排行榜来看,当年营收超过100亿美元的制药企业达到了21家,其中没有一家中国企业。像阿达木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和来那度胺这三款重磅药物,年度全球销售额都超过了100亿美元,比国内医药企业全年营收都高出不少。 

李燕说:“生物医药是科技创新驱动型实体经济的典型代表,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最有可能形成支柱产业的领域。它是资本、人才、智力、科技密集型产业,也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的行业,一定要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让中国人的药瓶子紧紧攥在自己手中。”

胆欲大:深度布局80多个全球新、全球好项目 

(对“平衡”有着精准把握的李燕,不断提醒齐鲁制药人看待世界永远要有创新的意识和辩证的眼光,永远要考虑如何实现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以期深度融入全球市场,早日建成一流的世界级民族药企) 

现今国内医药行业,越来越倡导“自研”和“创新”。李燕的“胆大”从研发投入上可见一斑。 

2021年齐鲁制药集团研发投入达到33.2亿元,同比增长达到25.3%,占到营业收入的9.7%。横向来看,如按照2020年全球医药企业研发支出排行榜来算,  齐鲁制药能挤入全球前40名;纵向来看,齐鲁制药研发投入从2017年的12亿元猛增到2021年的33.2亿元,四年间增长了近三倍。 

2月7日,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上,山东明确提出要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重点抓好“十大创新”。齐鲁制药,成为这个北方大省勇毅向前的最佳注脚。 

前不久,齐鲁制药投稿的8篇研究摘要,均被2022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收录,并以壁报形式展示。大胆布局创新药研发,齐鲁制药所拥有的最完善、最齐备的产业链条,尤其是其建成的全球五大研发中心、构建的全球创新研发体系,决定了其在创新领域上的独特发力点。 

如科学家牵头、风投跟进的“license in”模式曾引发行业普遍关注,相较传统自主研发,“license in”模式更侧重于授权引进。相对于很多行业人士认为的“license in”只是“买买买”的观点,李燕更愿意用辩证的眼光看待“license in”和“license out”之间的关系。 

“创新药开发涉及一个极长的产业链条,license in和license out正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形式。每一个主体应根据自身优势确定不同的参与战略,通过市场进行高效资源配置、高效协同,最终实现药品开发惠及患者。” 

对于拥有全产业链条的齐鲁制药来说,李燕更需要在“First in Class”和“Fast Follow”里把握一种平衡。“First in Class”,是一种彻底创新的方法,即第一个能够治疗该疾病的药;“Fast Follow”是一种在“First in Class”药物基础上的模仿性创新。 

有数据显示,2018-2020年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39个创新药中,“First in Class”新药只有2个。与此同时,美国FDA批准的160个创新药中,“Fast Follow”新药达到了60个。 

“客观上来说,FF和FIC更像是从技术角度来定义,并无高下之分。创新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只有那些能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真正创造社会价值的创新行为才是创新。”李燕认为,就齐鲁制药目前布局的创新药物管线来看约有30%的项目属于“First in Class”,70%的属于“Fast Follow”。 

在落脚点上,齐鲁制药根据的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原则,一方面大力实施创新药研发战略,瞄准国际医药前沿大力布局80多个“全球新”“全球好”项目;另一方面,根据临床急需继续深入推动仿制药研发,瞄准具有高临床价值和高科技壁垒的优质药品持续科研攻关,为临床提供更优用药选择。

落实到具体性工作上,李燕要求齐鲁制药人永远要考虑产品线如何实现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在产业生产和创新储备上把握好平衡。“十四五”期间,齐鲁制药还成为山东省创新试点单位之一,承担着为全省药企创新发展蹚路径、找模式的重任。 

随着齐鲁制药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深化,以一系列创新药项目多点开花不断实现突破为标志,“科技齐鲁”升维趋势明显。一方面,公司在肿瘤、感染、肝病、自身免疫、代谢疾病等未被满足重大疾病领域已布局完善的创新药物产品线,截至目前累计实现13个创新药项目进入临床试验阶段。1类新药依鲁阿克成功递交上市申请,为公司“十四五”末10-12个1类新药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齐鲁制药在高端非专利药开发方面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仅去年即获批上市产品23个。公司把着力点放在二次创新上,即通过前期深耕新型制剂,微球、纳米粒、口溶膜、软胶囊等高端新型制剂研发及生产逐步搭建了微球、纳米粒、口溶膜、软胶囊等新型制剂研发及生产平台,着力攻克“卡脖子”技术。去年以来相继有奥氮平口溶膜、孟鲁司特钠口溶膜和他达拉非三个口溶膜产品获批,2022年预计还将有多个获批。此外,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上市申请获得CDE受理,抢占国内首家。

行欲方:让“用户”成为衡量工作的标尺 

(行有规矩自达观!市场竞争的本质变成了竞争人心,李燕希望企业中层不能像是契诃夫的《套中人》,每个人都在“安守本分”。她要求在企业确立新的工作准则:一切要以用户为中心) 

李燕对时代迭代、市场变化一直是敏锐的。 

在2021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上,有细心人发现李燕在万字讲话中,“危机”两字出现了11次。在谈到企业中层时,李燕特别提到:“很多的(企业)中层对外界的变化不敏感、不敏锐、反应慢,看到外界变化了,思考的转速慢,不着急想办法,不马上形成行动力。” 

的确,时代的脚步,不允许齐鲁制药落下半拍。抛开全球顶尖的制药企业纷纷逐鹿中国不说,国内制药市场也正在剧烈洗牌。随着国家集采的脚步越来越快,其常态化影响不仅限于药品大降价上,更对药企的创新和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研究和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齐鲁制药来说,这是一家拥有12家子公司、员工超过30000人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制药企业,李燕所说的“中层病”在大企业中亦不鲜见。如海尔集团名誉主席张瑞敏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企业里的中间层就是一群烤熟的鹅,他们没有什么神经,也不会把市场的情况反映进来。” 

从基层一路走来的李燕,从战略方向、运作框架、经营基础上不断对“大企业病”进行修正。她要求企业中层必须解决“井蛙眼、眶子浅”的问题,多用创新的思维、开拓性的精神去改进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四加一战略”:全局统筹、通盘发展,人才、市场、研发、精品,以用户为中心。 

如今,齐鲁制药已全面覆盖从大型三甲医院,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民营医院、互联网诊疗平台等的60000+医疗机构终端,与国内2000+主流连锁、20000+零售药店有密切合作。此外,一直主抓国际化战略的齐鲁制药,产品稳定出口欧美日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全球有10亿人次患者使用它的产品。 

患者李女士曾在齐鲁制药官方微信留言,称做完手术后一直服用齐鲁制药生产的华法林钠片,每次需一片半,但半片不好分割。不久,李女士买药时发现药片中间多了一道压痕,很轻松地可以一分为二。 

药品压痕这种细节也许只是企业工作的“百万分之一”,但对患者来说却是关系其健康、生活的“百分之百”。这也是对李燕长期倡导的“做有温度的科技创新” ,最好的诠释。

“让用户成为衡量工作的标尺!”行动派李燕的企业管理模式更具时代化、现实性。这也正是齐鲁制药的抛物线为何在每次攀至高点时,都能有预见性地不断换道“第二曲线”的内生力量。

智欲圆:胸怀 “家国”事宽即圆

(医者仁心、药者慧心,李燕和她的齐鲁制药,最柔软的内心是要为百姓做好药、多做药。“大医精诚,家国天下”,齐鲁制药凝练出的企业文化,更是实现自我的目标追求)

在2022年1月20日的齐鲁制药官方微信号上,有一个“10个心动瞬间”的推文,其中名列第一的是所捐赠物资随着第18批援助塞舌尔医疗队踏上征程。此外,河南遭遇暴雨之时,外界也看到齐鲁制药伸出援手。其他诸如精准扶贫、关爱贫困学生……齐鲁制药在努力发展好企业的同时,一直致力于承担各种社会责任。

如果说这还是”小爱“,在集采中齐鲁制药则频现”大爱之举“。

作为国家医药龙头企业,齐鲁制药在五轮国家集采中共中标34个产品,走在了整个行业的前面。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李燕说:“国家集采是中央重大惠民利民政策,切实降低了药价,有效减轻了患者医药支出负担,大大节约了国家医保基金的支出。我们将一如继往地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用优质的齐鲁好药不断满足国家需要、满足人民用药需求,持续为临床提供更多、更优的用药选择。”

2009年,齐鲁制药立项开发的安可达,被称之为“十年磨一剑,只为安心可及,达济天下。”2019年,安可达的问世,大幅降低了进口药品的市场售价,惠及群体非常大,上市两年即让80万人次患者临床受益,推动进口品价格大幅降低。

2016年底,齐鲁制药研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物吉非替尼上市。此款药物从研发开始,就迫使进口产品不断降价,产品上市后进口品更是接连降价,最低降至500多元每盒,降幅较最高时超过90%。另外一款药物伊瑞可保持同款国产药物独家上市长达2年半,大幅降价所节约的国家医保基金支出达数十亿元。

李燕说,鉴于我国14亿人口的巨大人口基数,齐鲁制药将努力打破进口药品的垄断、实现进口替代,切实提高百姓用药可及性。

据悉,十四五期间,齐鲁制药将继续在具有高临床价值的品牌非专利药领域加速布局,加快研发速度,持续研发上市系列重点药物,打破进口药垄断,实现国产替代,切实为百姓用药减轻经济负担。

“对我们从事医药事业的人来说,不断研发出新药、好药,让大家用得上、用得起新药好药,让大家有更多更优的药品选择,从而有更佳的康复路径,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李燕如是说道。

在她的身上,可以清晰看到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内涵:爱国情怀是根本要求、勇于创新是本质要求、诚实守信是基本要求、社会责任是内在要求、国际视野是必然要求。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