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山东省遭遇持续阴雨天气,连绵雨水给青贮玉米收获带来严峻挑战,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青贮抢收战” 悄然打响。
10月7日凌晨,在高青县青城镇的连片玉米田里,一台台履带式玉米联合收割机正在轰隆前进,紧张作业;紧随其后的运输车也动力满载,往返穿梭。
“今年的玉米季,较往年同期雨量更大。”山东得益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生态农业刘建荣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保障奶牛的优质青贮口粮,他们从9月中上旬就开始提前预备收储青贮,公司全员吃住在地头,和当地的合作社一起抢收。记者了解到,这场“青贮保卫战”的背后是当地龙头乳企得益乳业以实际行动铸就鲜活好奶、全链布局的缩影。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晓彤
连雨“急动员”
“从(9月)21号到现在我们都没回过家,靠在地里。”10月8日,高青县青城镇,阴雨连绵,刘建荣和同事们依旧守在“一线”,等天时。
“最近连续阴雨的天气,土壤湿度非常大,基础型收割车辆无法满足收割要求。”高青鑫农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尹树朋告诉记者,为防止青贮玉米因天气原因造成倒伏、霉变等情况,高青当地通过调配专用设备、创新收贮模式,全力推进玉米抢收,确保应收尽收、应抢尽抢,“我们合作社也结合了待收地块的实际情况,从外地引备了履带式的青贮收割机和大马力拖拉机运输车加紧抢收。”
据山东得益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生态农业胡志伟介绍,9月以来,他们就提前做好了青贮阴雨收割的预案,并提前几日进入青贮收割期,“面对连雨,我们就趁着停雨间歇,上人检测、上机器抢收,大家想的都是把能收地块里的青贮给收回来,整个假期我们全员无休,与当地合作社齐力抢收。”
“我们只需要做好青储收割工作,这让我们省心不少。”尹树朋告诉记者,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合作模式的加持下,得益乳业流转的2万亩青贮地块收割进程达90%以上。
饲料把控是牛奶生产、奶品溯源的第一道门槛。近年来,业内对于奶牛“口粮”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记者了解到,青贮饲料被誉为“草罐头”,相较于普通籽粒玉米,它不仅具有生物产量高、纤维品质好、持绿期长等优势,还具备持久保存的特性,已然成为当下牧场首选的优质饲料。
据悉,为保障奶牛“口粮”品质,得益乳业在高青当地流转了超2万亩种植用地,进行规模化、专业化、高标准农田整合及建设,打造集有机牧草种植、农牧文化观光、智慧农业等于一体的新种植板块,带动高青当地木李镇、青城镇、黑里寨镇、田镇街道办 4 个镇、59个村、3657户、1.2万余农民每年增收超2000万元;与此同时,“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也带动当地的合作社,有效促进就业致富。
关于“粮”的接力赛
“青贮品质直接决定原奶指标。我们的鲜活好奶都是建立在优质饲料的基础上。青贮收割是奶牛口粮保障的第一步”。据得益乳业第一牧场厂长许汉生介绍,收割后的青贮颗粒还需要进行重重“考验”才能成为奶牛的口粮。
据许汉生介绍,到达得益乳业饲料厂的青贮颗粒要进行五点式取样,进行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中性洗涤纤维以及酸性洗涤纤维等多项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处理;发酵方面,得益乳业采用进口青贮发酵剂,加速乳酸菌繁殖、降低霉变风险;储存处理方面,“针对今年的特殊情况,要考虑窖贮开窖、裹包避雨等问题。”
记者了解到,作为行业全产业链构建的先行者,得益乳业实施现代化农业管理,不断丰富产业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
山东得益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凯表示,“面对极端天气情况,我们通过天气监测,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做到提前整合各类特种作业设备。除了在前端进行了青贮的提前收割,收储方面,青贮也采取了‘裹包+窖贮’的方式,进行快速收贮,此外,我们还采购进口青贮发酵剂,并将发酵剂添加量提升至标准的1.5倍,保证更快更多的乳酸菌发酵,减少霉变风险,提升青贮适口性和发酵质量。目前,我们收储的青贮已可以满足得益乳业四个万头牧场3.5万头优质纯种荷斯坦奶牛一年的口粮供给。”
可以窥见的是,一场“青贮抢收战”的背后是得益乳业扎根行业多年,全产业链布局的坚守缩影。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山东省最大的乳制品企业,得益乳业积极践行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实现数智升级的全产业链布局,集牧草种植、饲料加工、奶牛养殖、生产加工、乳品研发、物流配送等全产业链于一体。
据悉,通过全链布局、科技引领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得益乳业成功打造了低温乳品行业标杆品质。眼下,秋雨中的抢收战仍在继续,那些被精心封存的“奶牛口粮”,正悄然滋养着即将走上餐桌的每一杯得益鲜活鲜奶。